0037-对创新的思考

这个星期我跟着何帆老师的北大读书俱乐部读完了《被误读的创新》。创新这个话题已经不新鲜了,但是这本书让我联想起以前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看,让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 创新是一种战略选择。
其实人的本性是排斥新事物的。如果今天熟悉的事物能够让我们生活的很好,而且永远舒适的生活下去,谁会愿意费脑子去创新呢?问题就在于,我们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舒适区,世界总是变化很快,且不说今日的舒适区到了明日就会不舒适,即使是舒适区本身也有很多不舒适的地方。总是逃避,最后只能停留在子宫里,那倒是永远舒适了。跨出舒适区,时时面临新的挑战,未知的选择,这是人与生俱来的使命,只有这样才能生存下来。
但是这跟战略有什么关系呢?战略是什么呢?套用何帆的定义,战略就是“在不确定和复杂的情况下,如何采用一系列策略,完成对己方来说最生死攸关的目标”。战略要求我们不仅关注自身,还要关注外界,关注其它行业,关注社会。当发现市场情况有变,原有的模式在未来可能被淘汰,这时就该另辟蹊径了。你会选择一个方向,一种未知,然后努力去实现它,这个过程不就是创新的过程吗?可见,创新不是什么高大上,不是只有大企业才需要考虑,它是人人都会做,每天都在做的一种战略选择。
既然创新是一种战略选择,也会面临战略的一个必然难题:放弃眼前的既得利益,为未来不确定的项目投资,还是巨大的投资,靠谱吗?真的值得吗?当企业考虑转型时,常常面临巨大的压力,来自董事会的,股东的,基层员工的,原因就在于此。
2. 创新是一种认知活动
假如你是一家企业的CEO,现在公司发展就面临这样的问题,你想上马一个项目,但公司上下一片反对,即使各种论证表明这个项目是很有潜力的。何帆在他的专栏里给你出了一招。你可以秘密建立一支小分队,比如招揽几个对这个项目很有热情的人员,组建一个分公司,给他们充分授权,让他们在市场上和新兴小企业厮杀,自负盈亏。相比较大张旗鼓的从总公司调资源,派人手,说服上上下下,这个办法确实好使。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创新也是一种认知活动,它有自己的规律。
(1)创新的动力是兴趣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哈利·哈洛教授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养了一群猴子,然后在猴子的笼子里留了一些谜题。比如,他会留一些缠住的铰链,然后观察猴子们会不会解开铰链。如果猴子们学会解开铰链了,哈洛就会再给他们出一道更难的题。一周之后,猴子们都学会了解开铰链,而且它们乐此不疲。有一只猴子曾经157次在五分钟之内解开铰链。后来,哈洛改变了游戏的规则。他想看看能不能进一步激励猴子们解开谜题。这次的规则是,如果猴子解开了谜题,就会得到食物奖励。结果出乎意料:有了食物的奖励之后,猴子解开谜题的积极性反而下降了。
动物如此,人类亦然。尽管人本性上厌恶不熟悉的东西,但是人又有好奇心,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乐此不疲,既然没有结果也兴致盎然。这种愉悦感属于高级的愉悦感,远超于物质带来的愉悦感。所以,选派那些怀有巨大热情的人员,比单纯指派员工要好的多,因为前者有巨大的动力。要知道,创新本身就是不确定,多次失败是必然的,没有兴趣的支撑,很难有突破。
(2)创新要避免认知盲区
有两个例子很有意思。
第一个叫"棉花糖挑战",是一位工业设计师彼得·斯基尔曼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开发的团队建设游戏。参加这个游戏的人被分成几组,每一组都分到一个棕色的纸袋。纸袋里面有二十根意大利面条,当然是生的,不是煮熟的,还有一根绳子,一条胶带,以及一颗棉花糖。这个游戏的目标是搭一个塔,要尽可能高,而且能够把棉花糖放在塔尖上。每个团队都有18分钟的时间,到时间截止时,不能用手扶住他们搭的塔。
这个游戏是团队建设,比的是团队之间如何协调、合作,跟"脑筋急转弯"式的测试题不一样。你可以用各种方法搭塔,比如把意大利面条掰段,用绳子捆,用胶带粘。斯基尔曼发现:表现最佳的团队是五六岁的儿童。幼儿园的孩子搭起来的塔平均有27英寸高,CEO们只能搭成21英寸高的塔,律师们建了15英寸的塔,最差的是商学院的学生,他们搭成的塔平均是10英寸,大约只是幼儿园孩子建成的塔的高度的三分之一。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不是因为商学院的学生不如幼儿园的孩子聪明。斯基尔曼发现,最大的差异是孩子们一上来就动手干,而商学院的学生会先讨论半天。幼儿园的孩子在18分钟的时间内,平均会在5分钟的时候就试着把棉花糖放在塔上,然后,他们会不断地再尝试。商学院的学生通常只把棉花糖放在塔上一次,而且大多是在最后一分钟。当他们试着把棉花糖放在塔上的时候,才会发现,坏了,棉花糖其实比他们想象中的要重。
再来一个例子,有些人到野外徒步,会不小心迷路。有的人迷路了之后幸运地回来了,也有一些人很不幸地再也没有回来。如果我们复盘一下,就会发现,那些没有回来的人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采取最容易的办法,也就是掉头走回头路。我们明知道走错了,可就是不愿意承认失败。我们一旦有了目标,就不愿意有任何调整,自尊心推动着我们向前走,羞耻感阻止着我们去拯救自己。
这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呢?第一个说明认知一定要与现实产生冲突博弈。幼儿园的孩子是一边做一边思考,他们很快就能从现实中得到反馈,棉花糖究竟有多重,需要多少面条才能支撑起来。商学院的学生可能是平时在学校学习比较多,习惯想好了再做,结果最后才发现自己所想的与现实不符,棉花糖太重了。
第二个说明,动机性推理会障碍认知。所谓动机性推理,就是如果你实现有一个达到什么结论的强烈动机,你的推理过程就会可以地满足这个结论。也就是说,头脑里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对那些不符合结论的证据视而不见。
由此反观你的创新小分队。只有给他们充分的授权,自负盈亏,他们才会注意市场的现实反馈,在想法与现实的一次次博弈中,逐步修正完善自己的产品,这个产品才接地气。这也是对当初设想的检验,你我或许都经历过这么一个时刻,“我怎么这么有才,想出个这么好的点子”,当现实打脸的时候,我们能心平气和的接受,承受自己当初的设想是多么不靠谱吗?如果注定被打脸,那就早点让迎接它吧,趁结果还不算太糟。
创新对企业如此重要,对个人不也如此吗?人生需要创新,不能固守一隅,否则会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可是,如何创新?很多人也会积极学习,但效果并不都是非常理想。为什么呢?据我自己的观察来看,人们可能忽视了兴趣的力量。
兴趣是创新的动力,创新意味着多次的失败和不确定的回报。在投入之前,功利心不能太重。学这个前景好,未来能赚钱。冲着赚钱而去的人,很快就会发现,真正能赚钱的是那些怀有巨大热情,持之以恒磨炼技能的人。刚刚入场,赚钱还早着呢,也或许等你磨炼好了,市场也饱和了。这个时候的你,还有动力坚持吗?
不妨先做好现实的工作,同时给自己定个止损线,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尝试自己的兴趣,一点点进步,不要一开始就幻想赚大钱,看看你的兴趣能带你走多远。
【0037-对创新的思考】行文至此,我忽然想起了古典在超级个体栏目中讲过的人生三阶段,兴趣三叶草,不就是个人创新的最好模型吗?大道相通,接下来,好好实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