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在互相退出彼此的“朋友圈”

我们都在互相退出彼此的“朋友圈”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
最开始的时候,我的微信好友列表里都是一些同学,清一色的小学、高中、大学同学,自从做起了公众号,渐渐会有一些读者、小编、或者同样爱好写作的作者进入了我的朋友圈。
日益进入的人挺多,可默默退出的也不少。
有一次和闺蜜出去 “约会”,两人探讨起了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这个有意思的话题,一番讨论下来,两人说的最多的其实是吐槽和发牢骚一些自己所接触的,由这事儿所附加的“奇葩事”。
闺蜜感慨说: “我觉得哦,微信是越来越通人情了,给了越来越多不想展示自己朋友圈的人一种选择的自由。
可不是嘛,只有更接近人之常情才能走得更远啊。我喝下了一大口的奶茶才回答了她的话。
现在微信是很火,连我刚上一年级的小表弟都有一个自己的专属微信,它成为了两人搭起联系时的首选。在我们越加越满人的同时,其实也有一部分在在慢慢退出你的朋友圈。


?
一个微博大V的在微博有一条置顶内容是问说:“你怎么看待那些莫名其妙从你朋友圈消失的人?

底下当然有很多评论了,我们先忽略。说说我自己的想法吧,我觉得要看是属于哪一类人,才好判定。朋友圈分组不外乎就是 :亲密的人,好朋友、一般的朋友、陌生人……
更简略一点,就是熟人和陌生人这两种。
如果是不熟识的人,悄悄地来悄悄地走,没啥知觉可言。如果是好朋友的话,那肯定就另当别论了。
一个曾经很好的朋友,你们没有冲突也没有争执,只是在某一天你突然想起了TA,想看看TA的近态,去翻了翻她的朋友圈,却看到只剩下一条醒目的横线了。
甚至你试探性发一个 “在吗”,收到的却是红底的叹号提示,对方开启了好友验证,您还不是一个她(他)的好友。
这时你的内心是莫名其妙的。
可能你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你们认识了好久,然后在某一段旅程分开了,好久没再真切地分享彼此的近况,在只剩下一丁点关系的朋友圈里,也只剩下少之又少的点赞和评论,最后慢慢消失在对方的空间里。


我们都在互相退出彼此的“朋友圈”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们都在互相退出彼此的“朋友圈”】?
朋友都会有为你只留横线的那一天,更不用说那些只有 “你已添加了XX,现在可以开始聊天了。”之类的人了。
七月份的时候,刚放假,所有的考试都结束了,我浏览了一下自己的微信好友,发现其中有些微信名十分陌生,歪着头想半天也没有印象。点进去TA的朋友圈,毫无意义是空的,只有一条免费的横线让你看个够。
还有一些与我有过短暂交流的人,因为相互静默了一段时间,悄悄被屏蔽了,当然,在这中间我们也没有丝毫的不愉快。
会惋惜吗?刚开始会,后来也就接受了,因为这也是人之常情的一部分。
人总归要从一份关系的堡垒之中跳到另外一份关系的堡垒之中。这个堡垒未必是由失望和遗憾筑成的,或许正是在这不断的移动过程中,你对生活有了更全面的知情,对人的关系有了更切身的接纳和理解。
好的关系会有到达沸点的沸腾阶段,也只有在那种极其热烈的开放状态下,你才能有幸体验——人与人之间一旦打开坚硬的门,里面的心是多么柔软。冷热无法常持,有时紧随其后的冷却,也是一种必然。
时间是很会嘲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谁不曾一脸热切地期盼,一些人我们生命中有关的人和事,能有着一种 “必须永远是这样”的感觉。
只是后来它们都经不起时候的嘲弄,一一暴露了期限。



我们都在互相退出彼此的“朋友圈”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

不仅是微信“朋友圈”,你生活中的 “朋友圈,也是有人慢慢退出的。TA们陪了你一段旅程然后在某一个固定的时刻慢慢退出了。
就像你小学、初中、高中的班主任,只能陪你走一段固定的路,我们在一级一级地往上走,他们却一直停留在那个地方,挥挥手跟我们说: “去吧,你自己往上走”。
刚开始有点不适应,后来次数多了,也就释然了,因为大家也都是这么过来的呀
我们喜欢的人、我们爱的一切,包括我们身边的朋友,早就换了一波又一波了,旧的走了,总有新的补上。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新旧交替吧。
有一次我在吃饭的时候和我妈妈抱怨说,为什么这么努力写了还是会有人取关我呢?我心里有一万个为什么,why、why、why……
我妈慢条斯理地扒了几口饭才说:那你为什么自己也取关了一些公众号,然后又重新关注一些新的呢?因为你在寻求更新鲜的东西在成长,同理,他们也是啊,他们也想寻求新的东西促进自己更近一步。
有走的也有来的,这才是人之常情,正常的运转。
不可置否,我觉得我妈说的是对的,时至今日,我也早已不再对所谓什么人的离开而耿耿于怀,也理解这种行为,因为我也一直在退出别人的朋友圈,别人的生活。
如果我们最终都会渐行渐远的话,那就互相道一句:“你好,再见”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