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朝代典籍列表--仪礼 仪礼注疏

《礼记》(中国古籍目录-礼)
《仪礼》是儒家十三经之一,记载了先秦时期的各种礼仪,其中以士大夫礼仪为主 。秦以前内容不详,汉初高传世《仪礼》十七条 。此外,中国古代礼记有56篇,已失传 。李逸、李周和李记也被称为三礼 。
根据黄一舟对《礼记》卷一的考证,经典《礼记》的名称在历史上有所变更,相互混淆 。在西汉,经文,现在被称为礼仪,当时被称为李晶,而不是56个古代礼仪,这是由三个学校解释:大戴,戴孝和清史 。到了东汉,出现了“三礼”的称谓,“礼”不再专指这十七条 。但礼和录本来就是分开的,不统称为礼 。在郑玄的《东汉》中,注释了这17个礼的49个注 。魏晋时期,人们把这49个音符称为“戴孝李”,17个音符原本是戴孝李,“礼”,混淆了礼与音符的区别,但这种错误依然存在 。在郑玄的时代,还没有礼这个名称 。只是到了东晋时期,人们才把这十七篇称为“小戴笠”,被剥夺了以礼为名,“小戴笠”这个名字一直冠在四十九篇“笔记”之上 。
商周时期有各种礼仪,号称“三百礼三千尊严” 。那些受过专业职业训练并经常排练的人无法处理这些仪式 。秦始皇焚书坑儒后,《礼记》不再流传,只有高徒才能背诵 。汉代只有17个礼,分为冠婚、招赘、丧祭、射乡四类 。《礼记》十七篇,除《会士》、《射大典》、《幼狱饲礼》、《游思澈》四篇外,其余篇末皆有“注” 。《丧服》下有“传” 。据说这是孔子的老师夏紫写的 。汉初只称《李》,是李的经典,又称《》 。礼学家彭林先生说:“一般认为,高传礼给,传礼给,孟卿传礼给侯苍,侯苍传礼给大岱(大德)、戴孝(戴胜)、青浦,是所谓汉代礼学五子 。但据《儒林外史》记载,在之前就有许 。萧奋之《李》得于许,许与高关系不详 。”
《汉书五经》中的《礼记》就是《礼记》,礼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后汉书》中的叶凡 。晋代汉代的《仪礼》有四个官方版本,即大本、小本、青浦本和刘向本《别录》 。保存在今天的《仪礼》中的文字就是现在的文字 。今天只有十七经 。比古经少三十九篇 。
【中国各朝代典籍列表--仪礼 仪礼注疏】《仪礼》详细描述了古代的宫殿、服饰、饮食、丧葬制度,犹如一幅古代社会生活的长卷 。唐代贾著有《李逸书》十七卷,与南宋郑玄之注一同出版 。袁敖济公的《礼记》 。永乐大典四库官编撰的《张春宋代礼仪之误》 。还有胡培辉的《礼义》 。
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王莽竹简《仪礼》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汉简 。共有469枚木简和竹简用隶书书写,简牍正面或背面有编号,简牍正面有切割和划圈的标记 。分为A、B、C三册:A册木简398枚,每册长55.5 ~ 56厘米,宽0.75厘米,载有《会士》、《福传》、《特祭》、《少狱》、《酉司》、《李岩》、《太舍》等七册 。木简37张,长50.05厘米,宽0.5厘米,内容仅为《福传》抄本 。有34枚长56.5厘米、宽0.9厘米的C竹简,内容只有一件丧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