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农事周期就是庆典周期,有些节气也就是节日,终而复始、万象更新的岁节是百节之首,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 。虽然此后由于在历史发展中阴阳合历历法制度的推广,节气与节日发生了分离,但许多节令民俗仍旧保留了下来 。在秦汉以前,各地风俗时历不同,一些地方岁首礼俗所重的不是阴历元月朔日,而是干支历廿四节气的立春 。立春岁首对于传统农耕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重大的岁首庆典活动是在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立春 。秦汉后各地历法统一,立春“岁节”民俗被挪到了阴历元月朔日 。自立春岁节的民俗功能被挪到了元月朔日后,立春成了单纯的节气 。先秦时期各地风俗习惯不同岁首节庆的民俗不同,历法不同其岁首日期亦不同 。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主要的传统节日民俗在汉代已经普及到全国各地 。此后在文献上渐出现了岁首祭祀的记载,如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提到,“正月之旦,是谓正日 。躬率妻孥,絜祀祖祢 。”汉之后过新年的习俗活动在全国民间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丰富了 。节日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 。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