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的四大习俗 九九重阳节主要风俗

九九重阳节也是我国的老人节,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敬老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一起来看看九九重阳节的四大习俗,欢迎查阅!
九九重阳节的四大习俗
①重阳节的习俗:佩茱萸
在重阳节这天,人们或佩茱萸囊,或茱萸插头,以驱邪求吉 。古代人们习惯在重阳节这天,“折茱萸房,以插头”说是可以辟恶气,抵御初寒 。侵害身体的晚秋寒气在古代常被视为鬼魅恶气,能够驱风逐邪、稍积祛寒的茱萸在民间成为驱病疗疾的巫术用品 。
②重阳节的习俗:吃重阳糕
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 。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叫敬老节,民间要蒸重阳糕孝敬老人 。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相同,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 。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人人爱吃 。
③重阳节的习俗:喝菊花酒
菊花酒由菊花与糯米、酒曲酿制而成的酒,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有枸杞菊花酒,花糕菊花酒,还有白菊花酒 。重阳佳节,汉族民间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
④重阳节的习俗:放风筝
风筝又名纸鸢、鹞子 。自古相传,重阳时有放风筝的习俗 。那么重阳节为什么要放风筝呢?据史料中记载与古诗的描述,北方人放风筝多集中在清明时节,而南方人则多集中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之时,福州也因此一直保留着重阳时一定要登高放风筝的民俗活动 。
重阳节插茱萸原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小时候几乎人人都背过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两天小学三年级的语文,也差不多教到这一课 。
古老的文化里牵动游子心的茱萸,到底是什么?重阳节为什么要插茱萸?
重阳节插茱萸风俗据说由来已久 。晋代周处《风土记》中有“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避除恶气,以御初寒”的记载 。到了唐代,这个习俗更是盛行,除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外,杜甫也在《九日寓蓝田崔氏庄》里写道:“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
古人认为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消灾避难,还能避免瘟疫,所以会直接把茱萸插在发髻上,也会用紫色的布囊包上茱萸的茎、叶或果实,系在手臂上 。
重阳节农历时间
农历的九月初九就是我们非常的传统的节日重阳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