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扬( 二 )


把自己的心路历程
使用雕塑语言
给不同城市的人看 。
波塞冬雕像米勒哥德堡1931年
奥菲斯集团喜欢米勒1926年至1936年斯德哥尔摩
人与飞马,米勒出版社,1949年马尔默
上帝之手米勒1951年斯德哥尔摩
上帝之手创作于1951年 。
从他的梦里 。
潜意识影响下的魅力
重现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巡游”
为一座城市奉献了另一场“展览” 。
插曲:雕塑在风中漂浮 。
答案在风中飘荡
这是鲍勃·迪伦的一首歌,
它表达了渴望、困惑和坚持 。
米勒曾经失去了片刻光明,
在那段时间
他把他敏锐的感官世界
涌入听觉领域
在没有视觉图像干扰的状态下
他的创作具有空精神的视野 。
米勒的雕塑开始失去重力的约束 。
慢慢通向远方
没有任何形式的限制 。
我们能感觉到 。
雕塑本身的寂静
或者有德彪西月光的意境 。
李亚男拍摄的米勒公园一瞥
这一刻,留下呼吸的记忆 。
忘记我们在看什么 。
忘了他的同龄人吧 。
剩余轮廓
天空中的云
行走的风
互动问候
也许真正打动我们的是
这是去除青铜和灰尘后的雕塑外观 。
然后
连同雕塑
欣赏晚风醉人的余晖 。
李亚男摄
参考资料:
【雕塑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扬】[1]刘颖,张琳 。徘徊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卡尔米勒斯及其公共艺术作品研究[A] 。世界华人设计学术协会 。2011年国际创新设计与管理高峰论坛暨第二届全球华人设计学术会议论文集[C] 。世界华人设计学术协会:天津设计学会 , 2011:5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