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药酒注意了 2种中药不要放

很多人都有泡药酒的习惯,在白酒或黄酒中加入一些中药,如蛤蚧、鹿茸、冬虫夏草、枸杞、灵芝、人参等,用酒浸泡药物,不仅能将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出来,加上酒本身有辛散温通的功效,能宣通血脉,故能很好地将药效引导至全身,且便于保存,可以随时饮用 。

自制药酒注意了 2种中药不要放

文章插图
自制药酒千万别放川乌草乌
既然药酒有这么多好处,那为什么有人喝药酒却“喝”掉了小命呢?原因就是药酒中的川乌、草乌 。川乌和草乌都是大辛大热之品,能散寒湿,但其中所含的乌头碱却是有毒的,川乌的中毒剂量一般为10-30克,而制草乌一般为10-20克 。乌头碱中毒症状多在服药后0.5-1小时出现,首先皮肤黏膜出现麻木等感觉异常,随后出现体温与血压降低,语言不清,流涎、出汗、呕吐、头昏、头痛、心慌、心率减慢、心律不齐,严重者出现呼吸中枢麻痹 。
正因为川乌、草乌的毒副作用大,孕妇、儿童及年老、体弱、心功能减退者,应慎用或不用,切忌生用 。而民间风行用生川乌、草乌泡酒治腰腿疼痛、风湿骨痛、关节酸痛的习惯,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为了减少毒性,不仅要严格控制剂量,还可适当配伍一些具有调和作用和相应的解毒药品,如甘草、生姜、绿豆、蜂蜜等药 。发现中毒患者,除尽快送往医院外,还可用蜂蜜200-400克,开水冲服;或用生姜、甘草各15克,金银花30克,水煎服 。民间还有用米泔水(即淘米水)或绿豆汤灌服的方法,都有很好的止吐解毒作用 。
自制药酒注意了 2种中药不要放

文章插图
川乌、草乌的相关知识
1、川乌、草乌“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恶藜芦” 。
2、不宜同麻黄配伍 。
3、不宜同生物碱类药合用 。
4、不宜同重金属盐、碘化物及酶制剂等同用 。
自制药酒注意事项
1.酒的选用
一般选用50度或以上的饮用酒为佳,因为50度或以上的酒在浸泡的过程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杀灭中草药材中沾附的病菌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使之能在安全的条件下饮用 。
自制药酒注意了 2种中药不要放

文章插图
2.浸酒药材的选用和处理方法
动物药宜除去内脏及污物,清水洗净(毒蛇应去头),用火炉或烤箱烘烤,使之散发出微微的香味 。烘烤不仅可除去水分,还可以达到灭菌的效果,并保持浸泡酒的酒精浓度 。还可使有效成分更易溶于酒中,饮用起来也有香醇的感受 。
凡已腐败变质或霉变的动物药均应弃之不用 。
植物药应最大程度地除去药材中的杂质、污泥 。浸酒的药材应较为干燥,才能保证药酒的效能 。
另外,一切含有有毒成分的矿物药,如含汞、砷、铬、铅等的矿物药均不应用来浸酒 。我国唐代的多位皇帝,如唐太宗等都是为了长寿而服用含铅、汞的丹药、药酒而丧命!
3.药酒浸泡的时间
一些古方或民间传言,认为药酒要浸泡数月至1年以上 。笔者认为无此必要 。一般浸泡1个月即可 。有时为了使有效成分更快地逸出,如不考虑美观,可将药材切碎浸泡 。
另外气温对药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响,气温高则浸泡的时间短些,气温低则浸泡的时间长些 。
泡酒的容器宜用玻璃瓶、瓦罐,不要用金属容器,以免金属中逸出有毒物质或产生毒性化学反应 。
【自制药酒注意了 2种中药不要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