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创设

创设情境(为什么要创设教学情境)
传统教学也注重情境创设 。新课程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关注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极大地丰富了情境的内涵,对情境创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情境创设已经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 。
一位德国学者有一个精辟的比喻:把15克盐放在你面前,你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 。但是当你把15克盐放进一碗美味的汤里,你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已经把15克盐全部吸收了 。情况对于知识就像汤对于盐一样 。盐需要溶解在汤里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 , 才能展现活力和美感 。
我们知道,知识是人类从实践活动中获得的 , 是对实际事物及其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反映 。也就是说,知识本身具有丰富生动的实践内容,而表征它的语言文字(包括符号图)则是抽象简单的 。学生学的是书本知识,也就是课本 , 是语言文字的集合 。这就要求无论学生学什么知识,都要想清楚自己通过语言、符号、图表所代表的实际事物,甚至要“活”起来,这样才能真正把两者统一起来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 。相反,如果学生只记住大量干巴巴的单词和符号 , 而不理解实际内容,这样的学习就是机械学习 。
教学情境是以直观的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代表的实际事物或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 。显然,教学情境解决了学生认知过程中形象与抽象、现实与理论、感性与理性、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关系和矛盾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一切知识都始于感官” 。“一切尽可能放在感官的前面,一切能看见的放在观官的前面,一切能听见的放在听官的前面 。……如果一个东西能同时打动几种感官 , 那它就应该被几种感官所触动 。”并认为这是教学中的“黄金法则” 。这种讨论虽然比较绝对 , 但确实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觉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形成感性认识,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 。特别是在小学阶段 , 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教师更要注重创设情境 。例如 , 在教授面积单位时 , 为了让学生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概念,学生可以讲一讲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尺寸约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 。通过观察、比较和判断,学生基本知道桌面的大小约为1平方米,小学生手掌面的大小约为1平方分米,小学生拇指的指甲面约为1平方厘米 。通过将面积单位与学生熟悉的物体进行比较,学生对这三类面积单位有了深刻的认识 。这只是情境的一个维度:“环境”,是学生有意义学习的认知背景,情境的另一个维度是“情感” 。
教师必须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意向,这是有意义学习的情感前提 。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血从血管中流出,水从山泉中流出 , 从一位慈爱的老师的教导中 , 涌动着巨大的感染力 。能让学生产生相同或相关的感受 。能让学生产生相同或相关的感受 。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奶”字的时候 , 亲切地对学生说:“你看 , 左边,旁边有个女字,右边,有个驼背 。这是奶奶的“奶”字 。年纪大了 , 走路还得拄着拐杖 。”这种充满亲情和爱情的教学,把原本死板的不能动的文字,变成了活生生的东西,进入了孩子们的心灵 。相反,“如果你按照教学方法的指示 , 冷冰冰地、干巴巴地、没有激情的热情地去做 , 可能不会有什么效果”(赞科夫) 。这是因为“没有被人的积极情绪强化和温暖的知识,会让人变得冷漠” 。在教学中,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漠不关心,学生在课堂上也会漠不关心 。老师讲课没有激情,学生上课必须没有激情;老师讲课没有诚意,学生必须听课没有诚意 。没有激情,课堂教学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真情实感,即使师生面对面,也如背对背 。只有激情和真情,才能在师生之间产生相互感染的效果,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进入课本的欲望 。激发情感的目的是为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情感背景 。学生热情高涨,兴趣浓厚,甚至情绪高昂,这是教学的最佳精神状态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得好:“孩子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时机,就是他们兴高采烈、想做这件事的时候” 。
【为什么要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创设】总之 , 创设情境不仅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止点,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这是情境的两个功能,也是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两个前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