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 罗伯特森(奥斯卡

奥斯卡·罗伯特森(奥斯卡·罗伯特森的历史地位)
现代是三双井喷的时代 。2017年《SI》杂志一篇题为《三双泡沫》的短文总结道:1990-91年到2011-12年 , 全联盟单场平均三双次数只有34次,13-16年激增到年均52.3次 。17年,在威斯布鲁克和哈登的带领下,有望逼近140倍 。(实际是常规赛116次+季后赛9次) 。那一年,威斯布鲁克凭借“大O”奥斯卡-罗伯逊场均三双的罕见成绩,获得了常规赛MVP 。
此后全联盟三双总数居高不下,除了20年缩水赛季的92次三双 。本赛季开始不久,三人场均数据接近三双 。截止到3月2日,数字分别是威斯布鲁克(19.7+9.8+9.9)、丹西斯(28.5+8.4+9.0)、约基奇(26.7+10.4+8.5) 。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有那么多对,泡沫自然会破灭 。现在三双的场均在疯狂贬值,随处可见粉丝调侃:“邵伟三年三双,一人之力拉低了大o的历史地位 。”
但当你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时,这三对似乎定义了大O和威斯布鲁克职业生涯的数据模型 。它本身真的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同样是三双 。大O的劳模三双和魔术师的全能三双一样吗?威斯布鲁克的大包三双和基德的经济三双一样吗?那么多风格不同能力各异的选手,被简单粗暴地丢进“三双”的标签里,仿佛只有三双才是同一条标准线 。这种迷信从何而来?
要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三双”一词的由来说起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三双”的概念其实诞生得很晚,甚至可以说与场均三双的奥斯卡·罗伯特森无关 。
“最近五六年只听人吹,场均三对赛季” 。奥斯卡·罗伯特森在2002年的一次采访中这样说道 。“我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看数据表注意到每个数据都是两位数的 。我玩的时候从来不看数据表 。”
在次年出版的自传中,奥斯卡·罗伯特森干脆把“三双”概念的出现推到了上世纪80年代 。他说在魔术师尽了最大努力(刷)但还是不能做到场均三双(最接近的魔术师是1981-82年来的三双,场均18.6+9.6+9.5)之后,媒体突然开始觉得这个概念很好 。
对此,大O轻蔑地引用棒球传奇人物威利·梅斯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我早就知道这是一件大事,我本可以亲手做很多次 。”
o确实有资本这么说 。在他的新秀赛季,O场均三双只有0.3个篮板 。他整个职业生涯有四个赛季的数据,不到1个篮板或助攻 。职业生涯的前五年,他的日均数据是可笑的30.3分10.4篮板10.6助攻,但一个赛季他只完成了场均三双 。换句话说,他根本没有刻意去刷这个数据 。
那么,大O的说法是真的吗?“三双”真的是他退役后形成的概念吗?
80年代体育杂志上的文字可以为他提供佐证 。比如1982年总决赛 , 魔术师最后一场13+13+13+4抢断 , 以全能的表现确立了FMVP的归属 。但是《体育画报》在整篇报道中一次都没有出现“三双”这个词 。反而不遗余力地夸赞他的“蓝领式的敬业精神” , 祝贺他彻底洗清了今年赶走教练韦斯特海德带来的坏名声,赢回了球迷的喜爱 。
直到1983年初《体育画报》给NBA写赛季总结时,“三双”一词才首次出现,原文赫然写着:
“(魔术)有18场篮板、助攻、抢断(事实是错别字 , 应该是得分)都达到两位数 。季后赛MVP约翰逊发明了一个新数据:‘三双’ 。”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三双”这个概念其实是魔术师在80年代中期创造出来的,并以他的形象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最后逐渐成为衡量其他选手全能程度的标准 。
现在(或者威斯布鲁克之前),三双的代名词大O的形象,在魔术师之后逐渐异化为所谓的“三双之神”——其实很少有人注意到,罗伯森从一大批名人堂中锋手中抢到MVP的那个赛季 , 其实并不是他场均三双的赛季 。那个MVP赛季,罗伯森的数据是场均0.1个篮板 , 达不到场均三双 。
o用下颌骨固定器打游戏,隔壁队友的眼睛是蓝色的,很经典的NBA 。
所以,奥斯卡·罗伯特森的职业生涯地位显然不是来自所谓的“场均三双”的“奇迹”,而是他在一个中锋的狂野年代,真正做到了作为后卫和技术超越时代的统治力 。要知道在罗伯森获得MVP之后的15个赛季,NBA所有的MVP都是中锋(1981年的J博士终结了这种垄断),而在
在30岁之前,罗伯森场均30.3分10.6次助攻(当然还有9个篮板),他的投篮命中率是后卫们当时想都不敢想的48.7% 。在长期缺乏足够优秀队友支持的情况下,他几乎每年都带领球队和拉塞尔、凯尔特人、张伯伦的76人战斗到最后一刻,其中他和63、66击败拉塞尔的凯尔特人只有一步之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