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重视学生思维变通性 。
时代不断进步,世界呼唤计算机文化的普及和推广;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新软件推出的惊人的速度等,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而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起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 。教师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不需面面俱到,包办代替学生所要做的一切 。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 。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把学生的兴趣推向 *** ;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政治家、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各种出类拔萃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心理学认为:创造思维是指思维不仅能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
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 。卓别林为此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 。”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心理上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的一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综合的高级能力 。它受一定的社会情景所制约,由志向、动机和意志力所左右,又受到文化科学知识的影响,是人的高层次的思维活动 。
第一、激发求知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 。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 。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发生兴趣,那么,无论是面对复杂的学习内容,还是紧张的课外作业,他总是会兴致勃勃,全神贯注,废寝忘食地去研究,探索,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可见兴趣和探索、成功有着必然的联系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从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为前提 。
认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兴趣的过程 。能否发挥认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兴趣作向导 。如果教学只是“照本宣科”、“知识搬家”就不能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而一味迎合学生的口味,随意猎奇,也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因此,首要的问题是,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认识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一般来说教师要千方百计把认识的对象和任务,从学生的间接需要变成直接需要,形成强烈的内部动机,去引起兴趣,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展现为生动活泼的事实或现象;也可把他们带到大自然中去,社会生活中去,引导他们观察自然的、社会的种种现象,发现认识对象与别的事物的差异,找出它的特征,及其运动、变化的状态,从中受到启发,产生好奇心,才可能带着愉快的、高涨的情绪,克服一切困难,执著地去分析,去比较、去实验,去研究,去掌握认识对象的发展规律,展现智慧和才干,这种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去发现认识对象的奥秘,是激发兴趣最根本的源泉 。
为了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从事发现,研究、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 。教师有了这样的兴趣中心,才能从挖掘教材资源上,从组织教学形式上,从选择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境地,从而更有效地去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而教师心灵中的兴趣也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促使其认识兴趣的高涨 。从某种意义上说,认识兴趣比认识的结果更为重要,有了浓厚的认识兴趣,才能有高水平的认识效果,有了浓厚的认识兴趣,学生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这就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敞开了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