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奏曲的乐理知识

音乐前奏曲是一种音乐体裁 。前奏过去只是组曲前的器乐介绍 。一般表演者在演奏之前,都要一点点即兴发挥 , 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形式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的,欢迎阅读!
(一)
早期的前奏曲具有引子的性质,常以相同的调式或调性先于其他音乐演奏 。在17世纪和18世纪中期,前奏曲经常被用作与赋格一起的组曲,或者作为组曲的第一段 。19世纪以后 , 前奏曲多无引子功能,成为具有即兴特点的独立中小型器乐 , 并常被编成音乐集 , 如肖邦《二十四首前奏曲》(Op.28)中的音乐,有的具有单一的动机练习曲风格,有的具有抒情的夜曲特点 。拉赫玛尼诺夫和肖斯塔科维奇也制作了类似的前奏曲集 。戏剧中的开场音乐或间奏音乐有时称为前奏曲,如《茶花女前奏曲》 。有时与序曲同义 。
在世界钢琴音乐的宝库中 , 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钢琴前奏曲 。前奏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5、16世纪 。当时,琵琶或风琴是作为一种[开场白]风格即兴创作的 。和弦和走句往往交织在一起,起到了引入[话题]的作用 。伟大的音乐家巴赫继承并发展了这一体裁 , 出现了前奏曲、赋格、组曲、合唱等 。,从而使其[合法] 。被称为“音乐圣经”的十二平均韵钢琴曲集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前奏曲仍然具有引子和即兴的特点 。
(二)
在巴洛克音乐时代,前奏曲常被用作赋格的前奏 。巴赫曾为所有12首大调和12首小调创作了前奏曲和赋格的组合 , 统称为“十二首平均钢琴曲集” 。
在浪漫主义时期 , 肖邦的《24首钢琴前奏曲》具有自己独立的性质,具有浪漫幻想的风格 。李斯特写了一首前奏曲,但不是真正的前奏曲 , 而是一首独立的交响诗 , 是以一首诗为基础的 。原意是人的一生是死亡的前奏,但李斯特的作品并不悲观 , 充满了对生命的赞美和肯定 。德彪西也写过《独立前奏曲》 。肖斯塔科维奇还创作了钢琴曲《24首前奏曲》(也是与赋格曲的组合) 。
肖邦的前奏曲摆脱了“入门”的束缚,以独特崭新的面貌出现,成为音乐会和钢琴教材中常见的曲目 。后来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肖斯塔科维奇等不同时期的作曲家都贡献了自己具有独特个性和技巧的前奏曲集,丰富和完善了这部钢琴曲 。与巴洛克时期的前奏曲相比,此时的前奏曲已经从配角升级为主角 。
(3) 3)
《前奏曲》是李斯特13首交响诗中的第三首,是李斯特交响诗中最著名的一首 。它最初创作于1844年,是根据法国诗人奥特兰的诗歌《四种元素》(风、水、星星和大地)改编的合唱组曲的前奏部分 。1854年 , 李斯特将其改写成一首独立的交响诗,并配以另一位法国诗人拉马丁的诗《关于诗歌的沉思》 。1954年2月23日,李斯特在魏玛的“霍夫剧院”音乐会上亲自指挥了这首歌的首演 。1956年,该乐谱在莱比锡出版,乐谱扉页上印着一段说明文字,不是拉马尔廷的诗 。
【前奏曲的乐理知识】前奏曲作为一种外来体裁,在中国作曲家的钢琴作品中也很常见 。早在三四十年代,中国老一辈的作曲家和钢琴家就涉足这一领域,如邓尔敬的《前奏曲》和丁善德的《三首前奏曲》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朱恭一的《A小调序曲》、瞿伟的《序曲一号》、朱践耳的《序曲二号》、《流水》等作品相继问世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许多青年作曲家将这一体裁作为他们学习和运用各种现代技法的实践园地,创作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作品 , 如郭文静的《峡谷》、陈大明的《前奏曲》和马建萍的《前奏曲》 。难能可贵的是 , 老一辈的作曲家并没有放弃他们的立场 。如著名理论家、作曲家陈,解放后长期在前奏曲与赋格领域探索前进,先后创作出版了许多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现代技法的作品 。比如他的《前奏曲与赋格》系列,让这一传统体裁焕发了新的活力;丁善德先生晚年创作的《六首前奏曲》集中体现了他在钢琴作品上的成就和鲜明的个人风格 。王先生的《他山集》(五首序曲与赋格)以其独特的构思和娴熟的技法成为当今钢琴音乐创作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其他还有黄万品的《前奏曲》、罗忠荣的《前奏曲与赋格》等 。纵观我国前奏曲(包括前奏曲和赋格)的创作,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即大部分作品都是以民歌或民乐的优秀素材为音乐主题 , 结合各种作曲技法而创作的 。这个目的无非是为了让这种外来的体裁更容易被中国观众接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