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佛的目的与意义 为什么要拜佛

烧香拜佛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些修行佛法的仪式 。这些仪式是有意义的 。
烧香是为了表示我们的敬意 。佛与善神都喜欢闻香 。烧香 , 物能感同身受,护法之神来 , 佛菩萨加持 。这是事实 。
从心性来说 , 烧香是为了让我们回归心性 。什么是真正的香味?若能持戒,身心有香;如果你能冥想 , 你的身心就会有香味;你有智慧,你有芬芳 。所以我们唱《炉香》《戒了真香》 。戒了又戒,真的很甜 。
根据佛教,佛法有五种气味:戒、拙火、智慧、解脱、解脱,这就是佛法的气味 。所以,通过烧香,我会回归我的心灵 。我会持戒 , 修行 , 发展智慧,从烦恼中得到解脱,烦恼解脱后得到一切般若智慧 。就是这个意思 。
拜佛呢?崇拜是我们众生的本分,佛是我们崇拜的一个对象,一个境界 。在佛界所有的生命中,它是无与伦比的,是最纯洁的,是最庄严的,是最慈悲的,所以它是最值得我们仪式的 。当佛被我们禅修赠予礼物时,佛会和我们所有的众生——那些能赠予礼物的人——有一个互动的加持 。
首先 , 这种加持力取决于我们自身的利益 。礼佛要我们拜 , 拜的行为本身就能制服我们最大的一个烦恼 。这是什么?就是自大 。我们生来傲慢,从不去教堂 。想想,“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为什么要向你鞠躬?”现在大家都觉得进贡是封建迷信 。很多人可能从来不会向父母致敬,更别说同龄人了 。其实这种自大是根本的烦恼之一 。怀疑是贪婪而缓慢的 。慢作为根本的烦恼,会阻碍我们的佛性 。那么如何慢慢治疗呢?是谦逊和尊重 。
所以《易经》也是圣贤之书 。谦卦告诉我们 , 一个人一定要谦虚 , 越谦虚越好 。“谦谦君子,用你的大江大河知识”就是要制服我 。所以当我们拜佛的时候,我的慢山就毁了!当我的慢山被摧毁的时候 , 我们自性的功德就显现出来了 。所以,拜佛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如果你通过拜佛形成了一种心理习惯,那么你就可以向世间的父母和老师 , 尤其是那些大和尚 , 表示敬意 。你可以向他们致敬 。
现代人的这个障碍也很大 。他也许能给佛像磕头,但他很难给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德磕头 。这个我也有一点体会 。在我学佛之前,我只是单纯的觉得这个仪式是什么年代的 。都21世纪了,还有人这么干?实际上,这都是邪恶的知识,邪见 。最后学佛后,觉得参拜很有价值 。但是,只能是给佛菩萨磕头,很难给世界上任何人磕头 。都是我这里慢 。
我记得那是1997年 , 我第一次给一个老和尚磕头 。那一次磕头,是我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研究佛号20天后,遇到老和尚的时候 。你看,我学佛多年,给老和尚磕头都难,太不容易了!尤其是对知识分子 。
所以我们看普贤菩萨的十愿,第一愿就是拜佛 。这是第一个愿望 。想想这其中的深意!我们众生都是傲慢的,要靠礼来制服它 。拜佛,我们一般理解是过去的佛释迦牟尼,现在的阿弥陀佛 , 也就是拜佛 。其实这个佛包含了过去的佛,现在的佛,未来的佛 。那这个未来的佛是谁?未来是我们每天看到的所有人 。
那么,首先,这个愿望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能不能平等地崇拜一切众生,就像我们尊重往昔的佛和现在的佛一样?一个男人能做到这一点,说明他在完成普贤的第一个愿望 。如果你说“我只能祭奠过去的佛和现在的佛,我怎么能为这些苦恼的众生仰望他呢?”不仅不尊重,而且傲慢,这与第一线的愿望相去甚远 。头脑出不了平等,但缺少智慧 。所以要向过去的佛,现在的佛,尤其是未来的佛致敬 。未来的佛是你、我、众生在生活中看到的他,众生向他鞠躬 。
这就是《妙法莲华经》中的“常光菩萨品” 。经常不要鄙视菩萨 。他一生修行的门 , 就是向所有人鞠躬说:“我不敢轻视你 , 你终将成佛 。”最后这样的结果是,他在生命的最后得到了佛法和中国的三昧 , 寿命延长了200万亿年 。然后他遇到了古代的佛 , 印伟的国王,告诉他一个“Hokkekyo”,他得到了很多佛法和中国的三昧玄达拉尼,这些都是通过礼走出来的 。所以仅仅一个“李”字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东西!
中国儒家的圣贤也非常重视礼、礼、乐 。礼貌可以化解我们的邪恶本质,和谐这个社会,维持一个适当的社会秩序 。礼的精神是尊重,没有不尊重 。所以把普贤愿望的礼和敬放在一起 , 完全符合中国的三礼精神 。所以要明白拜佛的真谛,彻底放下傲慢 。我们要把自己看得一文不值,不要自视甚高 。只有当我们看起来毫无价值时 , 我们才会感到羞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