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交平台的“低门槛”和“去中心化”特点,近年来,我国网民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 。
久而久之,大量热衷于使用语言暴力,挑起网络骂战的用户成为社交平台的“毒瘤” 。因为他们的鲁莽 , 本应平等、理性、友好的社交媒体被戾气侵蚀了 。这些语言滥用者,即“在网络上发布或发送信息,意图挑衅他人或扰乱讨论话题和空”的人,统称为“网络喷” 。
这首《我是苟哥》就是典型的网络喷 。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社交平台上有那么多喷?我查阅了一些资料 , 在这里和大家简单说一下 。
一个其实在互联网热潮开始的时候,早期的论坛(猫扑、天涯社区等 。)被各种“喷子”灌满了 。但他们和现在的网络喷子不同,就是大多喜欢用比喻、谐音或者双关语 , 让自己显得刻薄幽默 。
个人认为最有代表性的是大神写的《李益大帝年谱》和《女文清入藏不完全手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搜索 。
《李益大帝语录》中的“黎明”
如今的网络喷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用极具煽动性、传染性、侮辱性、攻击性的语言来污名化特定人群 , 使得原本可以通过理性讨论达成共识的争执变成了低俗的责骂 。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源自杨莉那句“(男人们)明明很普通却那么自信”的《血染》 。由于不是本文的重点,这里就不做过多讨论了 。
本大笑,在社交平台激起一波又一波的血雨腥风 。
在这些网络喷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
1)不同于常人的人格特征
有西方学者做了专门研究后发现,马基雅维利主义(操纵和欺骗他人)、自恋(以自我为中心和自我强迫)、精神变态(缺乏悔恨和同理心)和虐待狂(以使他人痛苦为乐)中的“喷子”得分“高于一般人” 。其中“施虐”维度与喷行为的相关性最强 。
喜欢“自鸣得意”的“网络喷”
总之 , “网络喷”之所以喜欢网上骂 , 是因为“喷别人”会让你觉得开心 。在他们看来,“让别人痛苦”能给自己带来受虐的快感,受害者越愤怒,网络喷子的成就感就会越大 。
2)大部分是匿名“小号”
鉴于社交账号的非实名注册制、匿名性等特点,作为社交平台主流、没有太多存在感的匿名“小号”在发表评论时并没有太多顾忌 。他们的观点远比现实生活中的极端和激烈 。
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实中没有人敢做出这样的“批判理论” 。
社交平台的这种机制,给了网络喷子们“机会”,可以肆无忌惮地发表攻击性、极端性、低俗的言论 。不管你怎么“喷”自己,最坏的结果就是号被卖了 。大多数情况下,你不必担心被追究责任 。还有一些喷子认为自己的言行“不会”对他人造成身心伤害,对自己喷子的破坏力几乎一无所知 。
3)精神分裂症
在社交平台上,我们可以随意扮演自己想要的角色,这在传播学的术语里叫做“虚拟自我” 。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我们可以任意选择或改变我们的特征,如性别、年龄、教育、工作等 。于是,这些网络喷子通过在虚拟世界中“再造”,分裂出了“另一个自己” 。
你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他们试图通过言语暴力攻击目标人物或挑起言语谩骂 , 以此拉拢其他网友 , 让这个“虚拟的自己”尽情表演和释放,以满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无价值感” 。
4)社会经济地位低下
网络喷的言语攻击性有很大概率与其社会阶层有关 。有研究指出,社会经济地位与攻击性呈负相关,即收入越低,在社交平台上发言的攻击性越强 。也就是说,收入、财富、社会声望相对较低的个人更容易成为网络喷子 。
你能感觉到 。....
5)无聊
一些西方学者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 普通人越无趣,他们的政治立场、态度和观点就越极端 。所以网络喷的一部分就是用低俗的语言来挑起别人的争斗,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方式来“刷存在感”,以此来改变现在的无聊状态 。
二坦率地说,如今网络喷的出现,除了自身的“特性”外,还与一些外部环境因素有关 。“喷”的行为,某种程度上是它们对外界刺激的反馈 。
1)对互联网“老兵”的不满
如前所述,“最初”的网络喷,多是互联网老手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行为和现象的戏谑和嘲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草根”互联网老兵几乎都享受到了一定的所谓“互联网红利” 。比如知识付费和直播投放,就是这些人的变现形式和手段 。
推荐阅读
- 同比下降计算公式
- 石头城是哪个城市 花城是哪个城市
- 关羽是道家的还是佛家的啊
- 赞扬抗疫英雄的句子
- oppo手机通用解锁密码 如何解锁OPPO手机密码
- ie浏览器显示无法访问此网页 为什么ie浏览器打不开
- 关羽和秦琼到底哪个更厉害
- 桑葚干和鲜桑葚哪个营养高
- 早春二月景色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