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的列国疆域 春秋列国( 二 )


周王室的东、北、西三面在春秋初期相对安全 , 而南面并不太平 。丹水和习水在今天河南南部交汇的地方叫丹阳 , 是楚国的都城,对周王室相当不顺从 。西周初期,楚与周的关系曾一度较好 。封熊逸为子爵,褚受爵,北上朝见周王 。岐山出土的西周甲骨中,有“子楚来告状”的记载 。然而没过多久,周昭王率领大军两次征楚 。第二次回军时,被楚人骗了,淹死在汉水里 。史书记载“赵浩棋南征不再发生”指的就是这一点 。宣又派方术率军攻楚,封国舅沈侯于沈(今河南南阳市)对付楚人 。
如果楚国北上失败,就会向南发展势力 。西周末年 , 已经控制了现在长江沿岸的武昌、江陵一带 。公元前689年(鲁庄公第五年),楚文王即位后,迁都南至郢(今湖北江陵) 。春秋初期,楚王熊通请求周王提升他的爵位 , 遭到拒绝,于是熊通自称为王 。
周人为了防止楚人北上,在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地区 , 汉水、淮水之间,分布了一些诸侯国 。汉水以北有所谓“汉阳朱姬”,可考者有隋(又名曾,今湖北省睢县)、唐(睢县西北)、应(河南省鲁山县)、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胡(今河南省漯河市东) 。这个地区是古代一些民族杂居的地方 。既有嵇,又有沈(今河南省南阳市)、陆(又名傅 , 今河南南阳市)、徐(初河南许昌 , 后迁叶县)、李(今湖北随州以北)、陈(今河南淮阳)、(今河南隰县)等姜姓 。这些国家,除了隋和蔡,春秋时都被楚国吞并,并入楚国版图 。
今天中国的东半部,从北到南有燕、齐、鲁、宋、吴、越等多个诸侯国 。周王室东移时,因为山川 , 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
最北部的燕国,首都在今天的北京地区 , 当时被称为蓟 。叫,姓姬 。原籍陕西岐山赵迪 。因此,它被称为召公 。周武王摧毁了商业 。召公,被封为,是周初的王公之一 , 地位很高 。燕国在今天河北北半部的广大地区 。东与古柱国接壤,东北与肃慎接壤,东南与齐国接壤,西北与戎狄部落接壤 。燕地处北方,与中原各国交往不多 。在历代流传下来的古代文献中可以看到,只有的《削山征伐归燕境》比较详细 。此外,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春秋诗雨》中,记载了晋国攻燕,燕博士为某(不详)师辩护的一章 。可见春秋时期燕晋关系并不融洽 。
燕国以南,今山东省北部、东北为齐国,姓姜 , 西周开国元勋之一的,定都营丘(今山东省昌乐县东南),后迁至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 。齐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 , 它的东面是冀州(今山东寿光县),东面是胶东半岛上的赖艺 。西以吉水河为界,南以泰山、鲁为界,北以河北省为界 。齐国周围还有一些实力较弱的小国 。这些是它向外发展的空房间 。再加上齐国东北的渤海,具有渔盐优势 , 为齐国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在齐国的西南部,有著名的泰山山脉 。在这个山脉的南面,有一个鲁国,它的首都在今天的曲阜 。曲阜在商朝时原名燕,鲁的名字是从河南鲁山迁过来的 。周初,封地在河南鲁山 。经过武庚之乱和周公讨伐的胜利,今天的山东地区才真正属于周人 。为了有效地统治商朝幸存下来的人民,选举地点改为周公 。周公一直在王室当国王 , 他的儿子,名叫鲁 。
鲁西南是宋国 , 是商朝的后裔 。第一个君主是商纣王同父异母的兄弟,魏姿,他的首都是现在的河南商丘 。周初,虞舜被封后 , 公户被封为陈果(今河南淮阳),夏朝后,东楼被封为齐国(今河南祁县,后迁山东昌乐县,后迁山东安丘县) 。后来被称为“三克”,以示对前朝的尊重 。
“三克”是宋代最大的,位于豫鲁皖三省交界地区,是中原诸国通往东南吴越的交通要道 。晋、吴联手使楚,楚、齐鲁北上,都要经过这里,所以春秋时期,晋、楚极力控制宋国 。
在我国的东南部有吴越 。相传,吴生于江苏无锡梅李,是周的长子,文王的叔父 。在无锡的太湖旁边 , 有吴太伯的墓 。后来迁到姑苏,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苏州市,疆域就是现在的江苏中南部和安徽东部 。越国在今浙江北部 , 会稽(今浙江绍兴) 。春秋争霸,楚占长江中游,吴占下游 , 楚北上与晋抗衡,晋从后方支持吴遏制楚,楚支持岳对付吴 。因此 , 春秋末期的争霸战争从中原的楚谨转移到了东南的吴越 。
【春秋时代的列国疆域 春秋列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