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算术的最新解读 九章算术

第九章算术(第九章算术的最新解读)
数学是中国古代人擅长的学科 ,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因此,将《九章算术》列为中国传统文化百经之一,无疑是理所当然的 。郭树纯先生研究《九章算术》和刘徽注已有40余年 。仅这一课题他就发表了30多篇论文 , 经他考证整理的《九章算术》就有七八个版本之多 。他自己也把这个研究当成了自己的“安身之所” 。所以 , 郭先生当《九章算术》的阐释者,无疑是顺理成章的 。看了这本书,感觉和郭老师的其他《九章算术》著作有一种不一样的风格 。尤其是优秀的导读、精准的注释、精致的评论,是本书的三大亮点 。
《九章算术》评审会 , 前排左起:中科院邹大海研究员、中华书局徐益民主编、中科院郭树春研究员(本书作者)、清华大学冯教授;左二为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办公室主任张杰 。
首先,简明指南
本书开头是一篇约五万字的《读书指南》,从以下六个方面对《九章算术》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1)《九章算术》的早期文本;(2)刘辉、李的笔记;(3)汉代至明代九章算术研究;(4)《九章算术》的编辑与校勘;(5)刘徽《九章算术》及其注释的现代价值;(6)本书的风格 。这六个方面勾勒出历代《九章算术》及其注释的基本内容、作者年代、版本体例、发展演变、数学成就、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 , 使读者从一开始就对这部古代数学经典有一个居高临下的总体印象 , 从而起到引导和导向作用 。不仅如此,由于郭先生在这一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绪论”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数学史上的最新研究成果 。比如郭先生正确地指出,《九章算术》不是数学史以前认为的纯粹的一套应用题,而是一种以算法统领例题的形式;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数学具有建构性和机械化的特点,是世界数学史上的主流形式之一 。刘徽将逻辑方法引入数学研究,奠定了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基础 , 从而建立了具有演绎风格的“数学树”;《九章算术》和刘徽的数学思想不仅能给现代数学研究带来启示,而且对现代数学教育也有积极意义,等等 。在这些最新研究成果的指导下,读者在阅读《九章算术》正文时自然会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
第二,准确的评论
一般在做文史古籍注释时,多是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古籍的字或词的含义进行训诂和解释 。但是,对于一部数学古书来说,仅仅对词语的大概意思进行评论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详细解释其中包含的特殊数学术语和数学原理 。郭先生凭借扎实的古文字功底和深厚的数学史研究积累 , 成功地将古文训诂与数学解释结合起来,为读者提供了两者的准确解释 。例如,在评论《九章算术》中的“圆场”和刘徽的注释时,作者用了9页近6000字的篇幅,列出了38个注释、10个图形和大量的数学方程和公式,详细解释了刘徽是如何创造“割圆”并通过“割圆”得到圆的面积,才最终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157/50) 。通过阅读以上注释 , 读者可以对《九章算术》的含义有更清晰的认识,也可以对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意义和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 。
第三,微妙的评论
除了引言和注释 , 本书的评论部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评论包括“最终评论”和“侧面评论”两种形式 。全书虽然笔墨不多,但言简意赅,画龙点睛 。如刘徽在《九章算术序》中明确指出西汉初年的张苍、耿寿昌对早期著作《九章算术》进行了编辑整理 。但刘徽的说法并未引起数学史的足够重视 , 以至于自清代以来,学术界将《九章算术》的编纂时间定在西汉中期甚至东汉以后很长一段时间 。在刘徽先生的《九章算术序》中,郭先生在张苍、耿寿昌的原文旁评论说:“这是现存文献中最早、最可靠的关于九章算术编纂过程的论述” , 它以原始文献为基?。宄爻率隽司耪滤闶醯谋嘧胧奔浜凸蹋?从而呼应了他在引言中对这一问题的论述 , 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新观点 。再比如刘徽在《九章算术》中对“开圆术”的注释 。他试图用“牟和方盖”的方案来解决计算一个球的体积的问题 。虽然这为以后的数学家指出了一条正确的思路,但他还是为自己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而感到惋惜 。他老老实实地说,“不敢怀疑 , 这样才能够说话” 。郭先生在这段话旁评论说:“这反映了刘徽有一种‘知其所知,而不知其所不知’的严谨治学态度,敢于承认自己的高尚品质 , 并寄希望于他在以后的研究中有宽广的胸怀 。”这样的评论,彰显了刘徽作为大数学家的科学精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