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在哪里 上海石桥

陈箓
说到上海的古镇,很多人会想到朱家角、七宝、新昌、赵家楼等等 。都是典型的江南古镇 , 河道纵横交错,小巷蜿蜒 。它们充满了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民居和石桥 。
与这些热门古镇相比,金泽古镇却是另一番景象 。
【石桥在哪里 上海石桥】金泽镇,位于上海青浦西南 , 是上海唯一与江浙接壤的镇 , 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 。据《金泽孝志》记载,宋初金泽属浙西道秀洲华亭县,宋清元年华亭县属嘉兴府 。到了元代,华亭县升级为华亭府,后被废,金泽归松江府,属浙西嘉兴路 。明嘉靖二十一年,华亭县及上海县部分地区划界,新设青浦县 。金泽镇从此一直属于青浦 。
1958年,为了实行计划经济,青浦县被划为上海直辖市,作为农业县,解决了上海的粮食自给问题 。水陆便利的金泽镇拥有上海最大的淡水湖淀山湖,成为上海重要的水产品供应基地 。
除非特别说明,金泽古镇的图片均由作者陈箓拍摄 。
对于从城市出来的人来说,初到金泽,可能会有点不适应,因为这里没有繁华的商业街,没有小资的咖啡馆和饮品店,也没有各种旅行社的旗帜 。它只是一个被时间遗忘的小镇,静静地“隐藏”在上海的最边缘 。
从金泽汽车站到古镇不远 。沿着金溪路走,当你看到河流转弯的时候你就到了 。“龙街”是古镇的核心,分为上塘街和下塘街 。如同江南古镇的格局 , 唐杰与江平行 , 临水而建一条商业街 。明清时,江边有驳岸供货物装卸,江上有虹桥,方便两岸民众和商旅往来 。然而,昔日的繁华早已烟消云散 。站在古镇的虹桥上环顾四周,感受不到一丝兴奋 。
一个划桨的年轻人 。
历史上,金泽镇被视为太湖流域的大市,明清以来一直处于鼎盛时期 。商人来往频繁,所以寺庙多 , 香火旺 。据金泽编年史记载:“金泽有六观,一塔,四十二虹桥,每桥各有庙 。”据明代顾所撰《地藏寺志》记载:“金泽多佛寺,四十二虹桥,各桥各有散圣殿 。” 。可以说“桥桥有庙,庙庙有桥,桥庙一体”是金泽镇最大的看点 。
杨真寺是我参观金泽的第一个目的地 。然而,这座庙的前面没有桥 。它不是明清时期的遗迹,而是金泽中学2000年搬迁到旁边的新校舍后,在原址上重建的寺庙 。
杨镇庙前门
杨震,生于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东汉名臣 。历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官至太尉 。至于杨真寺何时起源于金泽,旧政府志或县志都没有记载 。可以猜测,杨震信仰过去在金泽镇并没有那么流行 , 应该属于小范围的民间祭祀活动 。
但让我不解的是,为什么一个生活在中原文化圈的人物会受到这里人的崇拜?据金泽当地人说,“杨真从小失去父亲,却和母亲、叔叔一起长大 , 他们都是金泽镇人 。”这种说法没有历史依据 , 但来源于当地神谱的口口相传 。不过 , 与这种笼统的说法相比 , 另一种说法似乎更有说服力——据说在江南一带 , 由于河水浑浊 , 人们有喝井水的习惯 。据说杨真为当地百姓试水 , 看是否干净 , 不小心喝了毒水而死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为民试毒的好官,建了一座庙供奉他 。
那么阳真寺的人要求什么呢?据说杨师傅也叫“杨记爹”,就是舍友的意思 。附近的香客都把杨师傅当做自己的“管家”,所以无论是生老病死、结婚、升学就业、升官发财,都会来找杨师傅 。可能连杨震自己都没想到,百年后他会被供奉在江南的某个角落 。
杨镇庙后门
告别杨振寺,沿河走到上塘街 。在沿途的路边,我遇到了一座让我惊喜的小庙 。令人惊讶的是,这座寺庙的规模已经不能用广义的小来形容了,在上海周边也从未见过这样的造型 。愉快地,我参观了晋东南,我对当地人的二仙庙和唐王庙感到惊讶 。现在,能在家门口看到这样接地气的寺庙,让我很感慨 。
让我又惊又喜的“迷你私庙” 。
小庙为砖混结构,山顶坚硬 , 单间开间 。顶部铺灰瓦,屋顶铺红瓦,外墙刷黄漆 。庙前有一个水泥拱门平台,上面竖立着一个供祭祀用的铁烛台 。庙里有两个神仙,都戴着贵重的头冠,穿着贵重的长袍 。与有史料可考的杨振寺相比,这样的“迷你寺”根本没有记载,去的时候也没有遇到香客,但可以猜测是附近香客或当地居民自建的 。
穿过小巷,在上塘街向右转 。你面前的这座桥叫方胜桥 , 也叫主桥 。它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建于明代,乾隆五十六年重修,距今230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