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韵润泽九州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精神伟人 。正如余秋雨所说:“当希腊的智者在亚德里亚海岸思考着人和物的关系的时候,印度的智者在恒河边上思考着人和神的关系,中国智者在黄河边上思考着人和人的关系 。”他们创立的思想体系,影响至今 。  “大风起兮云飞扬”,汉代正是承接于这个璀璨的时代 。从公元前206年开始,确定了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融合的版图,绵延四百多年,统一、强盛、多元,为开放、包容、创新的中华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汉字 。相传“仓颉造字”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淮南子·本经》)文字的发明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件 。汉字从殷商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的小篆,发展至汉代隶变,至唐代楷化,成为沿用至今的标准字体——正楷 。承载着几千年人类文明的汉字,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发展 。虽然秦朝就已经统一了文字,但汉承秦制并发扬光大,创造力、影响力更加空前 。汉字在现代还接受了信息化、拉丁化的挑战,再次向世人展示了顽强的生命力 。汉字书法还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语言被誉为无言之诗、无形之舞、无图之画、无声之乐 。  汉印 。为什么“印宗秦汉”?这是因为其风神高迈足为后世效法,印人从中可以汲取理论与技法的营养,获得无尽的感悟 。明代甘旸《印章集说》称“古朴典雅,莫外于汉矣”,沈野《印谈》说:“汉、晋之印,古拙飞动,奇正相生 。”这里揭示了汉印的风采在于形的拙朴和神的飞动,在于它的笔墨味与金石气,在于它的敦厚自然、不事雕饰 。齐白石明言:“刻印,其篆刻别有天趣胜人者,唯秦汉人 。秦汉人有过人处,全在不蠢,胆敢独造,故能超出千古 。”这就警醒印人们,若一味追求形似,僵化教条地“墨守汉家文”,反失其本真,机械板滞而堕入匠气;若一味求变,离经叛道,流美媚俗或粗劣恶俗,又易落入野狐禅 。印宗秦汉就要把握古人心法,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流行所惑,在“天趣”和“独造”两个方面同时着力 。  汉医 。直到今天,日本仍然称中医为汉医 。日本的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朝鲜的高丽医学、越南的东医学,都是以汉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汉代的华佗为“外科之祖”,张仲景被誉为“医圣” 。后世所称经方,主要是指张仲景《伤寒论》113方,《金匮要略》226方,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 。上海张再良教授说:“像西方的文艺复兴一样,每当中医在走过了一段路程之后,总有着向秦汉经典回归的倾向” 。回归经典,就是不忘初心,就是不离根本,就是追溯源头 。近日,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兴化市中医院经方研究室成立,黄煌教授和他的团队亲自指导培训和推广工作 。这是全国第一家县市级经方研究室 。“还方于民”兴大岐黄,“经方惠民”化水乡辉煌 。经方研究室的系列活动,将增进经方在基层的传播与推广,巩固与扩大群众基础,搭建学习交流、临床研究的平台,让经方走进社区,走进田间,走进寻常百姓家 。  汉风风化天下,汉韵润泽九州 。“《汉书》下酒”记录了昔日的风雅,“经方进厨房”,续写今天的故事 。希望经方研究室在基层水乡开花、结果 。(朱杰)【汉韵润泽九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