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还叫什么名字 麒麟有哪些( 二 )


元朝(公元1271-1368年)
元代工匠普遍沿袭宋代的创作,他们制作的工艺品上的麒麟多为双角像 。
▲元代青花瓷上的双角独角兽
明朝(公元1368-1644年)
明朝开始实行补充勤务模式的制度,以区分职位、等级和身份 。据《明惠典》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麒麟、白泽为公、侯、驸马、僰人的辅助服饰图案 。
▲《三才图会衣三卷麒麟补子图说》(王铭齐、主编 , 明万历三十七年原版)
明代麒麟的形象既有独角也有双角 。即使是作为官方使用的辅助服装图案 。
▲明代独角麒麟纹
这张图也显示了独角兽补丁的图案 。因为如果是双角度,可以显示另一个角度 。
▲明代双角独角兽图案
清朝(公元1636-1911年)
虽然清朝普遍继承了明朝的补充役制度,但麒麟的形状是双角的 。
▲清代彩绣一品武官麒麟补子
统治者很可能直接使用了民间流传的麒麟形象,而没有对古籍进行考证 。所以很难看到清代麒麟的原貌,也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细节 。
幸运的是 , 少数研究训诂学的学者仍然记得它 。清代训诂学家、儒生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指出:“麒麟的形象特征,如鸮形、一角、披肉……”,都与前面提到的汉代画像石刻画相吻合 。
▲清蓝色缎面金丝线绣麒麟画挂屏
参考历史文献和文物,我们发现:
大多数学者坚持独角兽角的形象特征,或许是因为独角兽角更符合儒家的政治理念和主张:天下为一,天下为一!正如《春秋归纳法》所说:林中一隅,明海有主 。
双角独角兽的形象大概是民间匠人创造的:因为独角兽和鹿的形象相似 。鹿有两角,所以工匠在制作工艺品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将麒麟塑造成双角的形象 。
在教育尚未普及的旧社会 , 工匠们大多无法学习,所以他们不太可能查阅经典,更不用说看到真正的麒麟了 。雕刻石头、捏泥巴、描摹胚胎,自然是学者们无法亲自动手的 。
于是,工匠们只好按照大人的口述进行创作:身体像麋鹿,尾巴像牛尾,头上有角...
能做的不知道概念,知道概念的做不到 。这种情况在现代也是存在的,就像工程师和设计师有时可能无法完全理解产品经理所表达的概念一样 。在这种工作机制下,即使有知识渊博的成年人担任监督者,也难免会有疏漏 。
从时间上看,独角兽的形象出现的时间比双角独角兽要早得多 。目前 , 唐代及更早时期的双角独角兽造型尚未发展 。直到宋代 , 两角独角兽的形象才开始逐渐在民间流行起来 。(虽然上一篇文章提到汉代石刻中有一个类似双角独角兽的形象,但孤立的证据并不成立,也没有文字材料或其他文物佐证,暂时可以忽略 。)
▲麒麟松滋银锁(双角)
关于三角四角五角麒麟
除了主流的独角兽和两角独角兽,笔者还在网上看到了三角、四角、五角独角兽的语录 。
但是经过调查发现 , 所谓的三角四角麒麟是关于现代人的依附,而独角兽的五角理论只看到文字却看不到文物 。
三角独角兽
三角麒麟的头骨化石,其实就是七角鹿的头骨化石 。而且七角鹿的化石目前只在北美发现 , 应该和麒麟没有关系 。
一种已经灭绝的哺乳动物,生活在北美洲的中新世 。它最终在早更新世灭绝 。生活在山区环境,化石很少保存,主要是一些头骨 。
▲“七角鹿”头骨化石
七角路还原形象
四角“麒麟”
四角独角兽大概是根据萨摩林提出来的 。虽然可能是麒麟的原型,但仍有争议 。事实上,最原始的人类诞生于400-800万年前,与2000万年前的萨摩林相差1000多万年 。
▲广州博物馆收藏萨摩林头骨化石 。
广州博物馆收藏的萨摩林化石长约60厘米,头骨结构非常奇特:头部有四个角,四角相对,前小后大 , 大角和小角的夹角几乎是90度 。在两个对角的相交处,有一双直径约6厘米、深度约2厘米的大眼睛 。
麒麟五角论
“麒麟五边形”这个说法出现在宋代 。南宋罗元在《尔雅义》中写道:“马有黄足,圆蹄,五角,角有肉,有翅可飞 。”
罗源(1136 ~ 1184)生于徽州歙县城坎,字端良,号村寨 。南宋大臣 。南宋官宦、龙图阁学士罗汝济之五子 。曾任鄱阳县令、赣州通判、鄂州巡抚等职的尹成武郎 。,卒于任上,史称罗鄂州 。博览群书,精于考据,文章脱俗,有秦汉古文之风,曾被朱称誉 。
可能罗的麒麟五边形理论只能用文字描述,模糊不清,没有其他古籍和文物证明 。不知道考证的根据在哪里 , 所以是一家之说 , 不能接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