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 五 )

阿胶(炒)、艾叶,等分为末,每服三钱,以水一大碗、糯米五十粒煎服 。
⒅一切疮口不合 。用秦艽研末敷上 。
各家论述①《纲目》:"秦艽,手足不遂,黄疸,烦渴之病须之,取其去阳明之湿热也 。阳明有湿,则身体酸疼烦热,有热则日哺潮热骨蒸 。"
②《本草经疏》:"秦艽,苦能泄,辛能散,微温能通利,故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 。性能祛风除湿,故《别录》疗风无问久新,及通身挛急 。能燥湿散热结,故《日华子》治骨蒸及疳热;甄权治酒疸解酒毒;元素除阳明风湿,及手足不遂,肠风泻血,养血荣筋;好古泄热,益胆气 。咸以其除湿散结,清肠胃之功也 。"
③《本草征要》:"秦艽,长于养血,故能退热舒筋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疗风无问新久 。入胃祛湿热,故小便利而黄疸愈也 。"
④《本经逢原》:"秦艽,入手足阳明,以其去湿也;兼入肝胆,以其治风也 。故手足不遂,黄瘅酒毒,及妇人带疾须之 。……凡痛有寒热,或浮肿者,多挟客邪,用此以祛风利湿,方为合剂 。故《本经》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体痛等证 。若久痛虚羸,血气不能营养肢体而痛,及**虚寒,疼酸枯瘦等病,而小便清利者,咸非秦艽所宜 。"
⑤《本草正义》:"秦艽,《本经》谓之苦平,而《别录》加以辛及微温,以其主治风寒湿痹,必有温通性质也,然其味本苦,其功用亦治风热,而能通利二便,已非温药本色 。后人且以治胃热黄疸烦渴等症,其非温性,更是彰明较著 。考《本经》、《别录》主治,功在舒筋通络,流利骨节,惟治痹痛挛急之证,盖与防风、羌、独同类之品 。甄权之治头风,即祛风也;惟又称其利大小便,亦与《本经》下水利小便之旨相合 。盖秦艽既能外行于关节,亦能内达于下焦,故宣通诸府,引导湿热,直走二阴而出,昔人每谓秦艽为风家润药,其意指此 。因之而并及肠风下血,张石顽且谓其治带,皆以湿热有余,泄积滞言之,非统治诸虚不振之下血带下也 。又就其导湿去热而引伸之,则治胃热,泄内热,而黄疸酒毒,牙痛口疮,温疫热毒,及妇人怀胎蕴热,小儿疳热烦渴等症,皆胃家湿热,而秦艽又能逋治之矣 。约而言之,外通经隧,内导二便,是其真宰,而通络之功,又在理湿之上 。要之皆是从湿阻热结一面着想,而气虚血弱之症,皆非其治,仍与防风、羌、独等味异曲同工耳 。"
临床应用①治疗关节痛、头痛牙痛
取秦艽100克,或秦艽、白芷各50克,加入普鲁卡因1克,制成注射液100毫升,分装、灭菌备用 。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 。曾应用2000多人次,对风寒引起的周身疼痛,以及多年风湿性腰腿痛均有止痛效果 。
②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将秦艽制成注射液,每毫升约含生药0.625克,每次2~5毫升,每日4~6次,肌肉注射 。试治21例,经用药3~7天均获痊愈,无1例发生后遗症 。
此外,以秦艽为主,结合辨证施治加用其他药物,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20例,获得较好疗效 。
备注(1)祛风湿:用于全身性风湿痛,常配羌活防风
(2)退虚热:用于阴虚发热,常配鳖甲、地骨皮 。
1、用于风湿痹痛、周身或关节拘挛,及手足不遂等 。秦艽能祛风湿,舒筋络 。风湿痹证无问新久、或偏寒偏热,均可配伍应用 。本品性微寒,兼能清热,痹证见发热、关节红肿等热象者尤为适宜 。一般偏热者,可配防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