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二人转发展简史 东北 二人转

东北二人转(东北二人转发展简史)
东北二人转 , 历史上称为小秧歌、对打、蹦蹦跳跳,也称为口口、双边松、刘峰、相户爱、板板戏和东北地方戏 。它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有着300多年的历史和悠久的原始文化 。
《两人合二为一》最早发表于1934年4月27日的《台东日报》 。
《台东日报》第七版...本市(阿城)三岛街的一个茶馆 , 最近不知道有几个人被某乡镇请来演二人转,就是在乡下跳舞,美其名曰‘莲花落’,每天打扮各种角色 , 表演歌曲……” 。
1953年第一次全国民族乐舞表演之前,统称为二人转 。它是诞生于中国东北的民间歌舞艺术之一,属于中国走唱流派 。它反映了东北民间、民间舞蹈和口头文学的精髓,深受城乡人民的喜爱 。
植根于东北民间文化 , 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和河北东北部 。表演的是一男一女,穿着鲜艳,拿着扇子和手帕,边走边唱边跳,表演一个故事,唱得响亮粗犷 , 唱得幽默风趣 。二人转在东北秧歌的基础上 , 吸收了河北的荷花,增加了舞蹈、人物、走位 。
二人转起源并流行于东北三省,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艺术家与大师的关系可以追溯到清朝嘉庆末年 。
清末民初,出现了“闯关东”的浪潮,大批山东、河北的人进入东北 。“以秧歌为底,以荷花为边”的对唱,意味着“闯关东”的人是从关内关外带来的 。
由于清末社会动荡和战乱,大部分文献记载不全,只是长期在民间流传,细节无从考证 。
据记载,清道光二年(1822年),吉林省怀德县八家子老爷庙(扶塞吉)庙会上有蹦极表演 。早期的二重唱 , 没有女演员,所有的女角色都是女扮男装 。
随着流行区域的不同,二人转在发展中形成了东路、西路、南路、北路四大流派 。其中包括:
东路以吉林市为中心,表演武术元素的彩棍;
以辽宁省黑山县西路为中心 , 讲究板豆和唱腔;
南路以辽宁营口为中心 , 歌舞并重;
聚焦黑龙江北大荒 , 追寻美丽动人的歌声 。
所以历史上有“南浪舞,北歌 , 西班斗 , 东打棍”的民间说法 。后来各种表演取长补短,相互融合,表演的侧重点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明确 。
关于二人转的起源,众说纷纭 。
王铁夫、雷锦、陈钧、孙红霞认为二人转起源于莲花落;
任光伟、冯宪()、王、杨普认为二人转起源于东北秧歌;
李英、赵凤山、杰夫认为二人转源于萨满祭祀歌舞;
宁的话令人惊叹:“安徽是二人转的故乡,二人转的根在安徽凤阳,它的艺术母体是凤阳举世闻名的艺术花鼓 。”
杨普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解释了二人转的原型,认为“二人转的文化根源在于五千多年前东北女神的文化格局”,认为“二人转源于红山文化的圣婚仪式的‘二神转’;神圣婚礼的“二神传”是由萨满表演的原创戏剧 。萨满的《二神传》通过东北民间舞蹈逐渐转化为东北秧歌;东北秧歌的‘一架’,改成二人转 。”
一般认为二人转的形成和发展是东北文化和中原文化相结合 , 多种艺术形式融合的结果 。二人转是在东北秧歌的基础上吸收各种戏曲演变而来的 。
东北二人转是东北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它以东北民歌和东北秧歌为基础,充分吸收了东北其他民间艺术形式,以及莲花落、石步仙、凤阳歌、京剧、梆子、皮影戏等的音乐精华 。"
建国后,流传“二人转”这一名称 。四平、辽源、吉林、长春、铁岭等大中城市,息烽、榆树、梨树、德惠、双辽、扶余、镇赉等县 。各地纷纷成立地方戏曲队(二人转) 。
1951年二人转第一次出国 。受国际形势和国家外交战略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表现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著名二人转演员马力在老艺术家艾·普莱特、的指导下编创了二人转扇子舞《飞蝴蝶》 。1951年,她在中南海演出,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同志的称赞 。同年,她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青年和学生节上获得金奖 。
1952年3月 , 辽宁省民间文艺汇演在安东(今丹东)举行 。蹦蹦改名为“二人转”,“二人转”的名字开始在东北流行 。
1952年,梅兰芳在当时的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观看了和胡演出的《姚大娘捉特务》 。他对二人转的艺术评价很高,认为二人转能让人物靠唱歌跳舞活起来 , 能演现代戏,值得京剧借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