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古桥有哪些,绍兴有哪些著名的古桥( 二 )


洞亭桥
在绍兴县东南 。《嘉泰会稽志》云:“阳明洞前,架小亭其上,自桥东数十步又有斗牛、观山二桥,入龙瑞宫 。”桥在阳明洞、龙瑞宫前,又有小亭建其上,故名洞亭桥 。
跨湖桥
《嘉泰会稽志》、嘉庆《山阴县志》均称“西跨湖桥”,并注明距县城六里或五里,即今偏门外之跨湖桥 。因鉴湖营造原分为东鉴湖、西鉴湖,此桥在西鉴湖上,故又名西跨湖桥,桥南端为马臻墓地 。然以西鉴湖论,此又为东跨湖桥 。嘉庆《山阴县志》载有“湖塘跨湖桥”即俗称西跨湖桥 。言跨湖者,由鉴湖而起 。
草貌桥
在绍兴市区北 。《嘉泰会稽志》云:“旧传此地在州城外,俗谓征税之所为貌,此以在郊,故名草貌 。”古时此处有征税之所,地在郊外,故桥为草貌名 。
太平桥
在绍兴县阮社,历有修建,上文已述 。这是一座高大石拱桥与高低不同石梁桥相结合的多跨桥梁,这种布局,高低错落,桥孔宽狭相间,即利排洪,又利大小船只通航,横跨于浙东运河上,真是一座太平的桥,故名 。各地取名为太平桥的甚多,特别是诸暨太平桥 。此桥于唐天宝中建,寻废 。宋淳熙间改建为石桥 。元时在旧址改为铁缆悬浮桥,故此桥又名浮桥 。明景泰间复建为石桥,名通远桥,后改称太平桥 。明代知县单宇《太平桥记》中述,此处水势汹涌,江民裸涉之,故建桥以通往来 。古石桥废,置铁缆系浮梁为渡,十分惊险,今又建成石桥,民心称快称安,遂改名太平桥 。现诸暨太平桥长90米,宽7米,自1960年后改称为诸暨大桥 。新昌有二座太平桥,一在县南60里南山村,一在县东75里坑里村 。
安宁桥
《嘉泰会稽志》载在绍兴市区东北 。以“安”为桥名的甚多,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生活安定的渴望 。上述的万安桥即是 。上虞还有安民桥,在丰惠镇附近 。诸暨市区有众安桥,又名中湖桥,亦名登仕桥 。新昌有永安桥,在县东55里方口村;有定安桥,在县东40里雪溪村;有吉安桥,在县东60里裘坞村;有田安桥,在县东90里下蔡岙村 。康熙《会稽县志》中还载有长安桥,在绍兴市区;永安桥,在绍兴县区;有万安桥在樊江 。与“安”近的还有“宁”字,如上文所述的广宁桥,在绍兴市区;有瑞宁桥,在绍兴县区 。
利济桥
在绍兴市区 。各地以“济”为桥名的特多,反映了人们希望互通往来,互相提携的美好愿望 。造了桥,从此不受江河阻拦,南北东西互济互利,这是多么有利的事 。绍兴市区又有济川桥、通市桥,上虞有通利桥 。新昌更多,有济川桥在县北;普济桥在县东60里的枫树岭脚;永济桥在县东23里兰沿村;另一永济桥在县东70里石磁溪;协济桥在县东70里孙家田村;广济桥在县西七都,等等 。
永嘉桥
在绍兴县大皋埠村,明正德十六年(1521)建,为著名古桥,取名为“永”字的桥很多,表示了人们对永远美好、永远安乐的向往 。如诸暨的永和桥,一名▓桥 。骆问礼《桥记》中述,此处湍悍病涉,前曾有桥,常废塌,嘉靖七年义士何士奇等以最好材料建桥,务求桥孔坚实,如是虽经50余年,桥仍一新,故称永和桥 。另外,如永福桥、永安桥、永丰桥、永宁桥、永济桥等亦为同义,嵊州谷来还有永镇桥 。与“永嘉”相同愿望的,《嘉泰会稽志》中还载有绍兴市区的通泰桥、称心桥,绍兴南钱清的如意桥等 。
福禄桥
在绍兴市区 。桥名中有福字的甚多,如上文的永福桥和兴福桥,均在绍兴市区,康熙《会稽县志》有载 。还有成福桥,在樊浦 。又如新昌的福洋桥在县东边5里的茅洋村,万福桥在县南70里下庄村,还有赐福桥,在结溪村 。又如上虞松厦有凝福桥,嵊州小柏有福德桥,镇基有福安桥,民胜有五福桥,进禄桥等 。福禄寿禧,是千百年来民间吉祥瑞兆,人们追求目标 。桥以福禄名,反映了老百姓内心的期待与冀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