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信任,什么叫信任危机

许多人对于信任这一主题常感到困惑不清,其实关键还是要能有效区分 。
教练说:这跟信任无关,只是利用了“信任”的概念来逃避面对一些事情 。
利用信任一词来达到别的目的 。这不是真正的信任 。
小黄说:昨天房屋管理员跟我收一些服务费 。他收钱时,我就有疑问,为什么要收这笔钱,好像以前没有的 。但
是我没问他 。
教练:那你为什么不问他?小黄:我怕他觉得我不信任他 。
【什么叫信任,什么叫信任危机】怕别人对你的看法?
还有一位厂长说:以前什么都是我自己做的 。现在因为要信任下属的能力,我就授权让他们自己做,结果没做好 。
教练问:中途你有没有跟进检视?
厂长说:没有 。我完全放手给他们做 。
教练区分:这叫信任还是放任?长期以来你一直不让他们做,现在又突然走到另一个极端,他们是否有足够的支持
做好?授权是必要的,但是否等于授权完了就什么也不用做了?你是否觉得还是要持续地支持他们做到?
信任能有效降低沟通与合作的成本 。
但要区分清楚,哪些是真正的信任,哪些是在信任的名义下做不信任的事 。
信任只是一个开始,后面的事情还得按不同范畴内的规律来操作 。
信任实际上就是主体(信任者)对客体(被信任者)未来行为的一种判断与预期,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指一种良性的预期(不会侵犯自己利益) 。
请注意:信任是一种判断与预期 。
我认为,一个人(信任者)的这种判断与预期(信任)源于他对已知的观察与了解 。具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信任的来源可分为两大类 。
第一类信任来源于由于所处群体带来信任 。由于对考察对象(被信任者)所处群体环境的了解与认可,人们会在一定程度上信任此群体内一个从未相识的人 。每一个群体都有其准入条件与维护机制,从而让群体成员之间存在一种信任关系 。由于群体的范围、准入条件、维护机制的不同,这种有所处群体带来的信任在程度上会有很大差异 。
例如,由于你对政府职能部门(这里视为一个特定社群)的了解与信任,你会在危险和紧急状况下信任一个从未见过的消防员;由于同属于一个大家族(社群),相对于一个街上的陌生人,你可能还会对一个从未见过的亲戚有一种天然的信任;又如著名的顶级商人群体(泰山会、江南会),即使以前相互不了解,在初次见面之前,成员之间就有较强的信任关系存在 。
第二类信任来源是信任者对被信任者的了解与观察;既可源于信任者对被信任者的直接观察(直接信任证据),也可源于第三方提供的评价与介绍(间接信任证据) 。当然,越多真实的信任证据会导致越强烈的信任关系 。也就是接触越久,了解越深的人,越依赖的人,越信任 。
这两类信任来源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类信任源于对考察对象(被信任者)所处群体环境的了解与认可;而第二类信任源于信任者对被信任者这一特定个体的直接考察 。


什么叫信任,什么叫信任危机

文章插图
我们还是先普及一下信任的解释(以下解释来自百度):
1.相信并加以任用 。《史记·蒙恬列传》:“ 始皇 甚尊宠 蒙氏,信任贤之 。”《南史·荀伯玉传》:“ 高帝 重 伯玉 尽心,愈见信任,使掌军国密事 。” 元 陈以仁 《存孝打虎》楔子:“ 唐僖宗 信任 田令孜 等,贪财好贿 。人民失散,四野飢荒 。”
2.谓相信 。曹禺 《日出》第四幕:“ 潘月亭 仿佛觉出来里面很蹊跷,他不信任地望着 李石清,急忙拿起信 。” 艾青 《大西洋》诗:“我们信任他们,象信任自己的良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