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里的自己更像本人还是自拍照( 二 )


相机中的自己之所以更死板,也是因为相机拍出的照片是静态的,大脑识别系统识别这这样的人像也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另外照片完全将人物完全定格住了,全本不平均的面部缺陷也都被凸显了出来,根本没有大脑可以脑补的余地 。
左脸效应
根据研究显示,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自己的左脸比右脸好看 。科幻作家山姆 · 基恩认为,大脑的左右各承受情感和理智的控制,而左脸正由控制情绪的那半边大脑所掌控,因此左脸也更容易真情流露,心理学也表示,当一个人说谎时,他的左脸是最容易产生破绽的 。
真情流露的脸也会让人觉得更加愉悦,在《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幅画作中,画家呈现的就是蒙娜丽莎微笑的左侧脸 。艺术对审美总是有着毒辣的眼光,在画家创作作品时也就有这样一条“左脸原则”,证实左脸普遍会比右脸好看 。
怎样用相机拍出好看的自己呢
照片呈现的画面,是真实物体经过投射到一个平面上的,在这过程中无可避免造成一些变形,这也是相机无法做到完全还原人像的原因 。另外在不同焦距和不同打光的条件下,所呈现的人像也有很大的差异 。
我们知道相机拍摄出来的照片是一个平面的状态,那么立体的东西自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如果是正对着在广角的相机下,侧脸就会显得很小很容易消失,随着焦段变长,侧脸的宽度也会逐渐变长,但人物脸型的长度并不会受到影响 。
并且受到桶形畸变的影响,人物的鼻子会变得更大,人脸会呈现“菱形”的状态 。因此得出结论,相机的焦段会影响人物的脸型 。
光线能一定程度影响到面部的原因是,角度合适的光源可以使面部充盈起来,隐藏面部的不平整度,同时还能使人物画面明亮 。
结语
事实证明,无论是相机还是镜子,都无法完全还原真实的自己 。虽然镜子相比于相机而言还原度更高,然而镜子所呈现的毕竟是与面部相反的镜像,每个人的面部也不完全对称,相应的我们从镜子中所看到的自己也就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 。
既然我们都无从还原自己最真实的模样,那倒不如相信你眼中最好看的自己就是你原本的样子 。
首先,要明确,这是一个什么问题?
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有关科学和物理的话题 。而是有关人这个主体的哲学话题 。
值得注意的是,问题里用的是自己,而不是人 。这就排除了共性,强调了差异 。因为每个自己都是独一无二的 。
每个人站在镜子面前,都是物理的反映 。那么折射出来的是镜像?还是真的自己?
自己是一个经由语言和文化建构出来的,每个人从出生到老去,都是活在语言的世界里 。海德格尔曾有句名言:语言是存在的家,人以语言之家为家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镜子里的自己更像本人还是自拍照】所以,物理的镜像并不能代表真实的自己,即由语言和文化同时建构的自己 。但,照片不同,它是由另一个经由语言和文化的“自己”拍摄下来的,是主体间的互动行为,正因为夹杂着文化、语言的符号,所以,照片中的自己更真实的符合具有语言、文化行为的自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