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出现半两钱是什么朝代的

你好 , 很高兴解答 。从图上看 , 你这枚钱币是西汉吕太后临朝称制时期铸造的五分钱 , 属于半两钱的一种 。
半两钱是战国到汉武帝时期的钱币 , 也是中国第一枚统一的货币 , 在中国货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义 。“半两”顾名思义就是一两的一半 。战国时期秦国衡制一斤等于16两 , 一两等于24铢 , 半两就是12铢 。一铢约合今0.65克 。
【河道出现半两钱是什么朝代的】半两钱最初铸造时间史无明书 , 根据《史记 秦始皇本纪》“惠文于生而十九年立 。立二年 , 初行钱”以及《史记 六国年表》“天子贺 。行钱”的记载 , 后人推断半两钱始于秦惠文二年(公元前336年) , 終于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8年)。《史记平准书》记载: (汉武帝元鼎四年)“令天下非三宫钱不得行 , 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 , 输其铜三官” 。
由于半两钱跨越了战国到西汉的三个社会背景各不同的历史时期 ,所以各个时期所铸造半两钱的形制也各自不同 。就是说 , 除了钱面上的文字仍读做“半两”之外 , 钱文的书体与位置、钱径的大小与边郭、钱体的厚薄与轻重、穿孔的方圆与宽窄以及钱范的材质和铸造的方法都各不相同 。这些不同 , 使得各个时期铸造的半两钱 , 或多或少地带有各目时代的特征 。这些特征 , 成了后人识别半两钱的主要依据 。根据这些时代特征 , 半两钱大致可分为七种 , 即:战国半两、秦朝半两、西汉榆英半两、吕后八铢半两、吕后“五分钱”、文帝四铢半两和武帝四铢半两 。
吕后“五分钱”始铸于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 , 《汉书高后纪》记载:“六年六月 , 行五分钱 。”这是因为此前铸造的“吕后八铢半两”过大 ,  而改铸的小钱 。因其法定重量为“十二铢的五分之一” , 所以叫 “五分钱" 。
五分钱钱文“半两” , 左“两”而右“半” , 偶有左读 。小篆书体 , 笔画方折 。一般钱径21.3至24毫米,穿宽8.1至9.9毫米 , 厚0.5-1.4毫米 , 重量1.2-2.7克 。早前五分钱铜质精纯 , 铸造规整 。后期逐渐粗劣 。你图上这枚 , 应该属于典型的早前五分钱 。市场价格应在20元以下 。


河道出现半两钱是什么朝代的

文章插图
汉半两 , 半两钱版式众多 , 半两钱形制为圆形方孔 , 重12铢(中国古代规定1两为24铢) , 有钱文曰“半两” 。“半两”二字分列方好(即方孔)左右 , 通常是右“半”左“两” 。
秦半两钱的出土集中在陕西、四川等地 。半两钱沿用于秦汉 , 其特征是:先秦半两 , 文字微带隐起 , 笔划有方折、圆折 , 重4克左右;秦半两 , 重8克(秦制半两=8克) , 这种重8克的半两钱极大多数铸于秦始皇时代;汉半两 , 汉初由于私铸之风甚盛 , 半两钱越铸越小 , 有的小到直径不到”一厘米 , 重不到一克 , 一捱即碎 。汉文帝时半两钱重4铢(汉制1斤=16两 , 1两=24铣 , 半两=12铢) , 又称4铢钱 , 有的带有地名 , 如临苗四朱 , 宜阳四朱、东阿四朱、容邑四朱、下蔡四半等 。其特点是字面平整 , 不带隐起 , 笔划方折 , 是西汉第一种货币 。其版别有五种:常见类 , 钱身上无特殊标记 , 两字的中竖和上横不连 , 称有颈半两;有郭类 , 较多的有外郭 , 内外郭都有的较少 , 传形类 , 半两字形左右倒置;标识类 , 钱面背有各种划痕、星或凸起 , 佩钱类 , 穿孔呈菱形 , 为随佩挂之钱 。存世半两钱一般伪钱极少 。因错范戏制出现少数“半半”、“两两”钱 。后人或有伪铸 , 应注意鉴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