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路是玉林街吗 玉林为什么叫玉林

玉林为什么叫玉林,说起来话长
很多人都知道,玉林是由古地名“鬰林”演变而来 。
但是,“鬰林”又是怎么出现的呢?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变成“玉林”的呢?
时间回溯到公元前111年,即汉武帝元鼎六年 。时,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在岭南地区设置南海、苍梧、鬰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9个郡 。
这是鬰林作为地名首次现世 。
至于为什么叫“鬰林“”,北魏人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过“鬰草(金)与黑黍共酿为酒,名鬰鬯,为鬰人所贡,因以氏郡” 。
这是最具影响力的得名由来 。
其中,鬰林郡,苍梧郡、合浦郡均属今广西辖境 。但鬰林郡与今玉林并没有太多的交集 。今玉林市、容县、北流、博白等,归合浦郡管辖,只有兴业县属鬰林郡 。
之后“鬰林”之名消失数百年近千年,直到唐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才重新出现,此时叫“鬰林州”,辖境范围与今玉林市相近 。这就是说古之“鬰林”与今之玉林,某种意义上重叠在了一起 。
996年,宋至道二年,鬰林州治迁至南流县(大概在今玉州区),开始建州城 。这是今玉林市市区建城之始 。
自此,“鬰林”作为玉林的独家专用名词,再没有被消失 。再之后,尽管在属地、辖境方面,有过数次变迁,但鬰林州之名不再有变更,直至中华民国成立 。
1912年,民国元年,鬰林州改为鬰林府,翌年,鬰林府改为鬰林县 。
人们嫌“鬱”字笔画多不易记,为图快速方便,“鬰”简化成与方言同音的“郁”字,叫做“郁林” 。
但“郁林”的“郁”字并不能体现千年商埠的内涵 。1955年,经国务院同意,郁林县改名玉林县,取美玉之意 。
从鬰林到“郁林”再到“玉林”,历经了2000年 。
因此有人理所当然地认为“玉林”的出现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其实有确凿的证据显示,“玉林”之称在清朝末期就已经在民间应用 。
比如:在今玉林市福绵区福绵镇垌口村的青岭山,有一座清朝光绪九年重修的古墓,墓碑志上就刻有“玉林”的字样:“葬于玉林城西三十里土名青岭山” 。
再比如:兴业县大平山镇大苏村发现了清朝末期玉林五属钟氏宗祠发放的刻有“玉林”两字的牌证,牌证正面刻“玉林苏村钟惠敷公”,背面刻“订九月十六日祭” 。

玉林路是玉林街吗 玉林为什么叫玉林

文章插图
清末玉林民间流传的宗祠吃酒祭牌证
可见,“玉林”的叫法和写法,古而有之 。有专家认为是当时玉林籍的文人,在外当官时另行使用的,后来口口相传,就先在民间形成了说法 。
说是新中国之后才有的,实在是一种误解 。
说真的,无论是字面还是语意抑或是涵义上,玉林都比郁林好几倍,您认为呢?
详细请参阅:***/i6917432262036324868/
玉林这个地方在广西,的确算得上是历史相当悠久,秦汉时代就已建制,不过古代的时候玉林并不叫做“玉林”,而叫做“郁林”,后来才改写成了玉林 。
先秦时代,岭南地区是百越先民的居住地,秦始皇横扫岭南之后,驻军十数万,在当地设立了南海、桂林与象三郡,玉林在当时,分属于象郡跟桂林郡 。
秦朝没了的时候,岭南自成一国,也就是南越,直到汉武帝时代被彻底收复 。
汉武帝元鼎六年,在岭南增设郁林郡,其郡治在布山县,也就是如今的广西贵港 。
而后来汉武帝正式设立的岭南九郡之中,郁林也在其中,这九郡分别是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与儋耳 。
不过在那时候,郁林也并不是写作“郁林”,而是写作“鬱林”,“鬱”的意思就是树木极其茂密茂盛的样子的意思,用来形容当地的植被非常茂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