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有多久的历史


贴春联有多久的历史

如果从秦汉开始计算 , 中国贴春联的历史已有两千年 , 中国百姓对贴春联一直情有独钟是因为中国百姓传统的思维观念问题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中国人民自古就有个乐观的思维观念 , 就是寄希望于未来 , 祈盼未来会给自己带来好运 。无论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什么高兴、得意的事 , 还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 , 总是希望未来的一年过得更好 , 所以在新春即将到来之时 , 贴春联恰好是达到这种目的的最佳选择 。
他们借助春联表达对即将过去的一年的欢喜和幸福的心境 , 或者表达对新的一年的期盼与厚望 。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 , 一年中有个好的开端是最惬意的事 , 最吉利的事 , 所以 , 每到春节就通过贴春联表达自己的美好感受和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盼 。同时中国人民过春节很讲究喜庆、吉利、热闹 , 吃好的 , 喝好的 , 放鞭炮 , 走亲访友等都是喜庆心理的反映 , 而贴春联恰恰是强化人们的喜庆心理和渲染气氛的一种外在的手段 。
春联字体的特点
春联既是根据中国古代骈体文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文体 , 又是借鉴了中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 。它与古代的骈体文和诗歌不同 , 是一种特有形式的独立文体 。尽管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 , 往往就是绝妙的对联 , 但只有在它们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 , 才能称为对联 。它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 , 两联彼此相“对” , 内容互相照应 , 紧密联系 。一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 , 必须结构完整统一 , 语言鲜明简练 。
【贴春联有多久的历史】春联的上下联有什么要求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 , 佳岁平安步步高 。”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 , 上下联字数相等 , 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 。但是也有另类的现象 。在1916年窃国大盗袁世凯一命呜呼之后 , 全国人民奔走相告 , 欢欣鼓舞 , 手舞足蹈 。四川有一位文人 , 声言要去北京为袁世凯送挽联 。乡人听后 , 惊愕不解 , 打开他撰写好的对联一看 , 写着:“袁世凯千古 , 中国人民万岁” 。人们看后 , 不禁哑然失笑 。文人故意问道:“笑什么?”一位心直口快的小伙子说:“上联的‘袁世凯’三字 , 怎么能对得住下联的‘中国人民’四个字呢?”这个文人听了“哧”的一声笑了起来 , 说:“对了 , 袁世凯就是对不住中国人民!”这个故事说的是“挽联” , “挽联”也属于对联的一种 , 这说明对联都必须做到上下联字数相等 , 如不相等 , 那只能是极个别的另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