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意思翻译拼音 秋浦歌意思翻译

寄生:一种植物,其根部不扎在土里而依附在松树、杨树等枝杈上,靠吸取这些树的养分而存活 。
江祖一片石:《一统志》载,江祖山,在贵池西南二十五里处,一石突出水际,高数丈,名曰江祖石 。
逻(luó)人:今称逻人矶,乃江边一巨石 。人:一作“叉” 。
鱼梁:地名,在逻人矶附近 。
舟:一作“行”
平天:湖名,旧址在贵池西南的齐山脚下 。
赧(nǎn):原指因害羞而脸红 。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 。
个:如此,这般 。
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
白鹇(xián):大型鸟类,也叫“白雉“ 。
罝(jū):捕捉兔子的网,泛指捕鸟兽的网 。
波:一作“陂” 。

秋浦歌意思翻译拼音 秋浦歌意思翻译

文章插图
《秋浦歌》赏析第一首诗是这组诗中最长的一首 。开头说“秋浦长似秋”:秋浦老是像秋天的样子 。这是因地名而产生的诙谐,也是为引出下句“萧条使人愁”而设 。秋——萧条——愁,顺理成章,并且十分和谐,读之顿生冷落寂寥之感 。
三四句承上写愁:“客愁不可度 , 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 , 下见江水流 。”一个“望”字,凝聚着深沉的忧愤 。“望长安”正是诗眼所在 。后面四句是对江水说的话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扬州是北上长安的必经之处,诗人要把忧国之泪寄往扬州,实为寄往长安 。泪虽一掬,却极有分量 。
第二首诗与前一首一样,也是抒发客愁和对长安的思念,思归益切,愁绪愈来浓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前四句写别愁,比较婉曲;“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后四句进一步言归思,直抒胸臆 , 一气呵成 。
第三首诗是一首具有寓意的咏物诗 。此诗正面赞美秋浦的锦驼鸟 , 而以山鸡作为陪衬,但对后者并无贬意 。从诗意看,诗人对山鸡所倾注的同情似乎还更多一些 。
第四首诗是李白的自画像 。全诗描绘的诗人形象是满腹忧郁 , 形容枯槁 , 白发苍苍的孤苦老人 。盛年不再的李白,是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秋浦的,虽然是刚过“知天命”的年纪,可是好像一下子白发就全白了 。这首诗的表层意义是诗人对进入暮年的喟叹,深层意义是抒发一种匡时济世之大志而又无门可报,欲罢而又不能的矛盾情怀 。
第五首诗前两句“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说明了地点和描写的对象,并塑造出白猿欢乐嬉戏的群像;后两句“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则是对白猿母子戏月的特写,把白猿的动态写得活灵活现 。
第六首诗开篇以“愁”字领起,展现出诗人面对残酷现实和即将爆发的战乱一筹莫展的苦闷心情和深广忧愤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 连观赏秋色也要强打精神,与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受相似,可见情绪是比较低落的 。
第七首诗可以说是这十七首诗的纲领 , 它真挚深切地抒发了诗人畅游秋浦时的心境 。诗中以山简、宁戚、苏秦自况,抒发了自己抱负、境遇和不平 。从”白石烂“和”黑貂裘“这两个典故上,读者不难明白,在长安时失意于最高统治者其实一直是李白心中抹不去的隐痛 。
第八首和第九首,诗人描绘了秋浦的奇特景观:水车岭和江祖石 。在艺术处理上,两首也很相似 。第八首除一句”天倾欲堕石“略带夸张外,其余都是如实描绘;第九首也是除”青天扫画屏“一句用比外,纯用白描手法,不以词语惊人而以意境取胜 。
第十首诗 , 李白以轻快的笔调描写山乡的自然风光:嘉木成林,满山葱翠 , 白鹭横飞,白猿长鸣 。但末二句笔锋陡转 , 劝诫人们不可去观赏这里的山光水色 , 因为那凄厉的猿声使人愁肠寸断 。
第十一首诗 , 诗人选择了两块不寻常的岩石,描写它们雄奇峻峭的姿态,绘制了一幅十分壮观的画面,倾诉了诗人对秋浦山水的爱慕之情 。
第十二首诗,写的是平天湖的夜景和诗人观赏夜景时的感受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想象丰富,韵味无穷 。
第十三首诗 , 写江南水乡之景和民间采菱男女之情,也是先写景 , 后写情 , 而景和情又是相互关联、渗透、交融的,充满了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语近情逸,令人神远 。
第十四首诗,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 。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 , 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 , 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