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当如何打破“信息茧房”效应?

信息茧房的出现,是形式逻辑在起作用 。
因为你的思维长期处于“正题”阶段,没想想到“反题”,更不用提“合题” 。
简单来说就是你只知道你喜欢什么对你的作用,可你知道你不喜欢的事物对你的作用?
你既然不愿意去了解你不喜欢的事物,那么你就不可能知道它对你产生的作用?
那么,你就只能长期地存在于你所喜欢的事物里所编织地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不可自拔 。
举个例子,
你喜欢某类人群和某些内容,不是因为具体的某个人和某件事情 。
而是你在这类人群或者这件事情中找到了自我人格投射到其他事物上的影子 。
换句话说,很多人说爱别人,
其实只不过是爱别人身上自己的影子罢了,一种自恋而已 。
对于信息茧房也是一样,算法就是打标签,讲你的思维简化为标签 。
通过标签来确定你无意识里想要投射到事物上的影子 。
通过这种影子的同类型信息,让你反复地沉湎其中,让你实现自我自恋的需要 。
上述就是信息茧房的运行机制 。
既然明白了他是如何产生的,就能明白怎么去解决它 。
首先你要解决自恋这种狭隘的偏见,
在遇到任何作用于自己或者他人的事物时,首先想到的是自我的批判 。
现在很多人喜欢讲批判性思维,以为就是批判自己接受到的外界信息,批判别人的愚蠢?
其实批判性思维最大的作用是批判自身的思维问题,比较一切道理不作用于自身去实践,等于白学 。
比如说,对上海名媛事件的五层思维 。

  • 第一层思维,这群人真是道德败坏 。(对上海名媛们的批判)
  • 第二层思维,这群人真是为了金钱,无所不用其极,这是资本人格化对人性迫害的体现 。(对产生上海名媛现象背后资本的批判)
  • 第三层思维,自媒体们热炒这件事情,必然是为了流量 。(对上海名媛现场热议的舆论推手的批判)
  • 第四层思维,这则新闻这么奇葩?60个人拼一个房间?如果是七八个人还可以,是不是有点夸张 。(开始从正题进入反题了,开始怀疑这件新闻本身了 。)
  • 第五层思维,无论这则新闻是真是假?如果我处于他们这样的境地,我会怎么做?难道我是借助对上海名媛事件的批判来实现自我道德上的优越感吗?
为什么我会要这样的优越感?
  • 因为需要这样的优越感,我才会有批判他们的动机 。
  • 既然产生了批判他们的动机,我才会有批判他们的行动 。
  • 那么从第一层开始的“道德败坏”是指他们,还是我?
  • 我是因为需要道德优越感才去批判他人,这证明了我的道德优越感缺失 。
  • 一个道德优越感缺失的人,能证明是一个有足够道德自律的人吗?
  • 那么我和我所批判的人有什么本质上差距?
  • 从第二层到第三层思维开始,这件新闻本质上都属于流量上的热议 。
  • 为什么会产生这张流量?因为市场需要,自媒体需要,互联网网站也需要 。
  • 为什么需要?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权重=金钱 。
  • 那么我在这张互联网舆论事件中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
充分地参与批判他人的事件中,依赖于形式逻辑的判断,而非基于自我剖析地结合辩证逻辑的判断 。
只看到别人给予我的判断,只看到我自己第一反应直觉地判断,却没有看到现象背后的判断,在思维层次上只停留在第一层第二层,却没有进入到更深层次的批判当中,没有完成从批判他人到自我批判的过程 。
这样的你,还会被信息茧房所遮蔽吗?
信息茧房只能提供你自我人格投射到他人或者其他事物的影子,但是他投射得了那些影子之外------你所不喜欢或者第一直觉没有意识到的事物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