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壹刀:今天,一场“卖台谈判”正在进行!一个更危险的人物正式登台


资料图
绿营极力渲染这次谈判“阵仗大”“有意义” 。
邓振中,民进党当局行政机构经贸谈判办公室总谈判代表 , 14日特意前往谈判现场并借着现场媒体造势,说这次美方代表团“相当庞大” 。另一“知情官员”也是受宠若惊,在媒体上称美台协议等级的谈判“确实是首度在台举行,有其意义” 。
沿着这个调子,一位岛内学者作出更加自不量力的分析 。
他说,美方“大阵仗”来台谈判,展现“台湾在美国心目中的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语”,甚至称台湾因此应对自己有更多的期待,也要提高对自己的看重程度,在谈判中“主动要价” 。
什么叫“要提高对自己的看重程度”?
大概就是也要把自己当人看的意思吧 。
但华盛顿是否提高对民进党当局的“看重程度”就难说了 。
谈判开始10天之前 , 1月5日 , 一个美国官员向英国《金融时报》透露,美方虽然“在台海局势紧张之际”仍执意派经贸代表团前往台湾,但在操作细节上明显加了小心:
这次美方代表团是乘坐商用飞机而非公务飞机,行前还以“标准规范”为名与美国务院“就安全问题进行讨论” 。
到台北后,美代表团也没安排跟蔡英文、苏贞昌等人见面 。
民进党当局一会说是因为这次美方人员都是专业谈判人员,一会说是因为谈判行程紧凑 。但蔡英文以往从不轻易放过任何这种对美表忠的机会,更别说这次来了这样一个“大团” 。
一种合理猜测,是美方这次没想安排这种会见 。
至于代表团规模达到20多人,连岛内舆论都注意到层级并不算高,邓振中这个美台经贸谈判的主操盘手“再次派不上用场”,只是在场外露露脸,对着媒体吹捧炒作一番 。
事实上,1月4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派团赴台时,虽然距离谈判开始只剩短短10天,但对于美方代表团具体是啥规模以及具体行程安排,民进党当局还是一头雾水:
议程“尚未完全确定”;美方人数“还不确定”;是否与民进党当局更高层官员见面,也“要看美国在台协会安排” 。
就看这协调过程,不知岛内那些人是怎么得出美国对台湾“上对下”的姿态已经改变的 。
02
有绿媒报道,民进党当局主谈人杨珍妮进入谈判场所时“神态轻松” 。
她的轻松,不知是否因为早已准备好再次卖台以示“亲善美国”,不挣扎了 。
资料图
这个被绿营大加吹捧的“21世纪贸易倡议”,去年8月宣布启动谈判,同年11月在美国举行首次面对面谈判,14日到17日在台北这场是双方的第二次实体谈判 。
该倡议设定了贸易便捷、农业、中小企业、数字贸易等11项议题 。
但这次谈判开始前后 , 民进党当局早就开始放风,声称依然优先锁定贸易便捷、中小企业、反贪污和良好法规实务等4项议题 。
为啥先拎出这4项?因为全部谈根本谈不了 。
11项议题,用分析人士的话说,每项认真谈起来对台湾都不会像杨珍妮表现的那样“轻松” 。在美台地位不对称局面下,谈判肯定要按美国的剧本演出,台湾只有让利配合的份儿 。
双方“都在回避农业和数字贸易等更具政治色彩的领域” , 华尔街日报12日的一篇报道注意到 。
尤其民进党当局,继开放莱猪进口等事件后,又因台积电赴美问题而被强烈批评“卖台卖出新高度” 。虽然对华盛顿奴颜婢膝惯了,但绿营现在也不得不有所顾虑 。
据了解 , 正在台北举行的这轮4天谈判都是闭门 。
14日晚些时候 , 民进党当局官员对外介绍情况说,双方第一天的讨论顺畅,并称希望就这4项所谓优先议题取得进展 , 甚至期盼能以打包方式签署一些“早期收获”协议 。
但显然,这个“期盼”能否达成要看华盛顿的态度 。
10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员在一场媒体简报中表示,美台都“期望尽快推进”这一倡议 。但耐人寻味之处在于,他在说这些的同时还带上了一连串大大的“BUT”:
谈判达成共识需要时间;实际结果要取决于谈判情况......
什么谈判情况?说白了就是看“台独”当局卖台让利到什么程度 。
一位两岸问题学者一语道破,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本质上是美国主导和美国利益优先的倡议,不管未来前景如何,结局必然甚至必须是台湾做出牺牲而让美国获利 。
美方对于倡议表现出一定积极姿态 , 一是为了进一步将台纳入美国主导的贸易体系 , 服务于美国国内经济需要;二是在“印太经济框架”应者寥寥的尴尬之下 , 美国亟需一个“标兵”,作出“亲美反中”表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