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何处|回老家过年,一个被催婚“95后”的怕与爱( 二 )


于我而言,感情在前,婚姻在后 。我不相信人性,很难轻易开始一段感情 。而婚姻更像是考试作文,是最后一题的标准答卷 。这个年纪你结婚了 , 主流社会才评判你通过了 。我不喜欢孤独,但相比于两个人被迫结婚,孤独就变得可以忍受了 。
我有个大学同学,也是老乡 。他毕业后就上班了,做电子厂的运维,去年在双方家长的催促下结了婚 , 女方是之前的同事,他通知我结婚时很突然 , 我对他的感情印象还停留在他大学时的初恋 。那时他很认真,虽然后来分手了 , 但他花了一年半才彻底死心 。以至于听到他结婚消息时,我恍惚了一下,时间过得好快 。
后来再聊起,就是他告诉我生活压力大,要还房贷 , 要照顾两边父母 。我觉得他活得好累,但似乎也是很多人相同的处境 。
还有一个小学很好的朋友也结婚了 。之前看他朋友圈,他带着一双儿女吃肯德基,小朋友很可爱 。那一刻我觉得他很幸福,也是属于我父母相信的那种家庭幸福 。
但这似乎也不是我现在盼望的生活,记得他发朋友圈照片那天是星期三,我笑着和身边朋友吐槽:“我小学同学都儿女双全了,但我不羡慕 。他要带小朋友周三去吃肯德基,浪费,我会忍一天,到疯狂星期四大吃特吃 。”
家里长辈们大多在用抖音,他们还有一个抖音群,在一个圈子里互相关注,出门也会带自拍杆发抖音 。来来回回推送给他们的都是差不多的东西 。看到他们刷的内容我也会觉得无聊 。例如我妈,以前爱看大师讲道理,例如“女人要改掉哪些缺点 , 才能幸福”,现在爱看“百善孝为先”、“感恩父母”的视频 , 还经常转发给我 。
我们老家用抖音的人挺多的,不止中老年 。有一次我喜欢的人(青梅竹马)发给我抖音视频,和我讲道理——抖音上某个“佛教大师”说:“路不通要学会转弯,心不悦要学会看淡 。答案在明天 。”那一刻我意识到,我们根本不是一路人 。
其实我爸妈对我挺好的 。我是学计算机的,考研考了三年 , 最后从一个二本上了一个985的非全日制研究生 。这期间他们没有逼着我找工作,养家赚钱,反而一直给我提供经济支持 。对我的工作也没有什么要求,觉得我能养活自己就好 。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很多父母倾尽所有付出,我爸妈也不例外——他们还计划着我成家了给我买房 , 准备了100万元首付 , 等我工作了给我买个车,帮助我生活起步 。
《岁月神偷》里有一句台词:“做人,总要信 。”我现在还是会想起《岁月神偷》里这句话,也依然渴望着爱情 。蔡澜微博下面也有人问他:“还可以相信爱情吗?”他回答:“可以相信,不要迷信 。”我喜欢这个答案 。
学计算机不是我的爱好 , 只因为是热门专业,它成为了我的生存技能 。但今年互联网就业不景气,我还没正式开始找工作,但得未雨绸缪了 。以后我想选一个房价负担得起的城市生活——成都、苏州、长沙,那些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韵味 。等实在坚持不住了,我再考虑回老家 。有时我会迷茫 , 觉得自己不一定能经得住社会的锤炼 。但是我依旧抱有超越一点现有生活的希望 。平时我喜欢听民谣,等工作稳定了 , 闲下来,我想学个乐器,给乐队打工 。
(应受访者要求,许非为化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