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负盛名的“那卡竹筒茶”,喝起来味道怎么样?

【久负盛名的“那卡竹筒茶”,喝起来味道怎么样?】久负盛名的“那卡竹筒茶”,喝起来到底什么味道?,竹,似君子,常代表一个人的节气,是刚直的象征,古人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说 。
中国人爱竹、惜竹,更是能将竹融入生活的各个地方,包括茶——竹筒茶 。
竹筒茶,其实已经有了百年历史,它起源于云南西双版纳,可以说是早期的紧压茶类,是当地傣族、拉祜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饮茶的一种方式 。
这样将毛茶装在竹筒里,既是合适的茶叶储藏方法,还能丰富了茶的风味、口感,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合 。
少数民族中,以云南勐海县那卡拉祜儿女所做竹筒茶久负盛名,他们将竹筒茶称为「腊朵」,意喻平安吉祥 。
熟悉勐海茶的茶友可能知道,“那卡茶”,是至今名气可与“南糯山”、“班章茶”比肩存在 。
它在清代时就名声远扬,每年需要上贡“车里宣慰府” 。历史有记载称,缅甸国王还将“那卡竹筒茶”指名为贡茶 。
那卡竹筒茶,是以竹筒为储茶工具,选取秋季成熟的新鲜甜竹,不会太嫩,不要太老 。
运回竹子后截取大小适中的竹段,挑选普洱茶原料装入新鲜竹筒内,还不是一次填完,要反复的软化、压茶,才能慢慢压好一根完整的竹筒茶 。
其间是由经验丰富的制茶师把控火候,将竹筒茶放在火上反复烘烤,使竹汁充分浸润茶叶 。
这一过程中,受热均匀、炙烤时间的把握也都十分考验制茶师的工夫 。
烤好的竹筒,再经过两三天的时间放在阳光下晒干,将竹筒表面的竹皮削去,当地人还习惯的在竹筒的中间开一条小槽,或者打几个小孔,防止茶叶受潮发霉,保证竹筒茶的品质 。
竹筒茶在时间的磨练中,逐渐显露陈香,与竹筒的清香相互交融 。
这样的那卡竹筒茶,有纯正的茶香,又有清雅的竹韵,得天独厚,也不愧有如此繁琐的工艺 。
茶汤金黄明亮,一片清澈,入口浓醇,喉感舒适,而且能感受到丝丝的甜味和糯糯的竹香味,的确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
竹筒茶亦十分耐冲泡,大概7克茶,可以安心的泡十来泡,喝一整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