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毛峰的生长环境及制作


黄山毛峰的生长环境及制作

文章插图
自然地理
黄山毛峰生长在北纬30°08的位置 。该区地质地貌、物种矿藏、水文气候等多样复杂,地球上神秘现象也比较集中、自然和人文景观密集的区域 。位于亚热带和温带的过度地带,降水相对比较丰沛,植物茂盛 。
黄山毛峰茶产于黄山风景区和毗邻的汤口、充川、岗村、芳村、扬村、长潭一带,其中桃花峰、云谷寺、慈光阁、钓桥庵、岗村、充川等 。
黄山,除了具备一般茶区的气候湿润、土壤松软、排水通畅等自然条件外,还兼有山高谷深,溪多泉清湿度大,岩峭坡陡能蔽日,林木葱茏水土好等自身特点 。在这样的自然条件里,很适合茶树生长,因而叶肥汁多,经久耐泡 。加上黄山遍生兰花,采茶之际,正值山花烂漫,花香的熏染,使黄山茶叶格外清香,风味独具 。
黄山风景区境内海拨700~800米的桃花峰、紫云峰、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一带为特级黄山毛峰的主产地 。风景区外周的汤口、岗村、杨村、芳村也是黄山毛峰的重要产区,历史上曾称之为黄山“四大名家” 。
制作工序
采制要求
黄山毛峰采摘细嫩,特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1—3级黄山毛
峰的采摘标准分别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一、二叶;一芽二、三叶初展 。特级黄山毛峰开采于清明前后,1—3级黄山毛峰在谷雨前后采制 。鲜叶进厂后先进行拣剔,剔除冻伤叶和病虫危害叶,拣出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叶、梗和茶果,以保证芽叶质量匀净 。然后将不同嫩度的鲜叶分开摊放,散失部分水分 。为了保质保鲜,要求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当夜制 。
黄山毛峰的制造分系摘系摘、杀青、揉捻、干燥烘焙四道工序 。
系摘
清明、谷雨前后,有50%的茶芽符合采摘标准时开采,每隔2~3天巡回采摘一次,至立夏结束 。
杀青
是在平锅上手工操作,火温150~180℃,不能忽高忽低,要平稳一致,每锅投叶量250~500克,以双手尽量将叶子全部提起,翻拌快,抖散开,使茶叶接触锅面受热均匀一致,而又不使闷气,不焦,达到炒匀炒透,经3~4分钟,叶质变软,稍有粘性,叶面失去光泽,呈暗色即为适宜,便可进入揉捻 。
揉捻
将杀青适度的茶叶起锅放在揉匾上,轻轻加揉,但应注意抖散,避免闷黄 。特别细嫩的芽叶,往往只需在锅里稍加揉搓,力求保存叶色鲜艳和芽尖上的白毫 。
烘焙
分两个步骤完成 。第一步是毛火 。一般四个烘灶并列一起,火温由90~95℃而逐个逐次降低,出锅茶坯先在开头火温较高的烘笼上烘焙,待又有茶叶出锅时,将前茶坯移至第二个烘笼上来,以后逐次类推,流水操作,中间每隔5~7分钟翻动一次,手势要轻,约经30分钟,茶叶达到七成干即可下烘“摊晾”,这时中“毛火茶” 。摊晾厚度3厘米左右,经30~40分钟,七成干的程度又有“回潮”时,一般以二烘毛火茶,合并为一烘,进行下一步的老火烘干 。第二步是足火 。每锅叶量1.5~2千克,火温65~70℃,中间翻拌,由开始每15分钟一次,以后延长至每20分钟一次,直至全干 。
拣剔
除去劣茶杂质,同时叶脉水分继续向全叶渗透,稍有“还软”,再以70℃火温进行复火,使其充分干燥 。
【黄山毛峰的生长环境及制作】制作方法
黄山毛峰的制造分杀青、揉捻、烘焙三道工序 。
杀青:用直径50厘米左右的桶锅,锅温要先高后低,即150~130℃左右 。每锅投叶量,特级200~250克,一级以下可增加到500~700克 。鲜叶下锅后,闻有炒芝麻声响即为温度适中 。单手翻炒,手势要轻,翻炒要快,扬得要高,撒得要开,捞得要净 。杀青程度要求适当偏老,即芽叶质地柔软,表面失去光泽,青气消失,茶香显露即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