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查查和天眼查区别哪个好 企查查和天眼查哪个效果好( 三 )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征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截至2018年6月 , 我国信用服务应用活跃用户规模已达872万 。其中天眼查的活跃用户规模为275.2万,占总活跃用户的比重为31.6%;企查查的活跃用户规模为245.1万 , 占总活跃用户的比重为28.1%;启信宝的活跃用户规模为125.2万 , 占总活跃用户的比重为14.4% 。三家企业为行业前三 , 在总活跃用户中合计占比超过74% 。
到2019年,企查查在对外宣传中称其个人注册用户近2亿 , 累计打开数量超过千万次 。
而对于天眼查,2018年3月底其公布的用户已经超过一亿,但此后的情况并未公布 。在另一份数据中,截至2019年2月,天眼查企业客户累计6.48万家,其中,小微企业为2.08万家 , 占比32% 。在另外一个维度,天眼查则公布其收录了1.8亿家社会实体信息 。
2018年9月,在启信宝成立三周年时,其对外宣称2018年用户量突破2亿,日活跃用户数突破100万 。
尽管公布的数据维度眼花缭乱 , 但可以看出三家企业似乎都把“2亿”看成一个竞争点 。
此次官司 , 也正是天眼查与企查查在广告投放领域的交锋,也是抢夺C端市场的“后遗症” 。
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此类诉讼通常从两个角度考虑维权,一是著作权侵权,即企查查使用与其相同的广告语,但前提是该广告语有独创性,属于作品,而“查公司、查老板、查关系”表达的是产品的基本功能,认定有独创性有难度 , 故天眼查未按照著作权侵权进行起诉 。二是不正当竞争,即企查查使用的广告宣传页面与其相似、广告语相同,导致误导了消费者,有悖诚信原则和商业道德 。
至于判决如何,还要看相关证据证明 。
商业查询走向差异化面对颇为狭窄的市场规模,对于天眼查、企查查和启信宝们来说,走出差异化几乎是其必然的选择 。
2018年1月底 , 天眼查APP正式上线“商业头条”功能,切入信息流领域 。除专业媒体的深度资讯之外,“商业头条”还细分了创投、文娱、科技、商业、职场等多个板块,通过图文、快讯的方式,推送给用户有价值的商业信息 , 实现从“搜索引擎”到“推荐引擎”的“商业信息获取闭环” 。
据悉,天眼查“商业头条”功能将采用机器推荐和用户推荐两种机制 。一方面基于用户经常查询、浏览的数据,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内容给他 。另一方面 , 也将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推送有价值的商业信息 。
此外,天眼查还与百度联合,对企业推出联合名片 。在天眼查认证的公司,企业名片将在百度大幅展示 。
企查查则从商业信息查询切入知识产权查询 。2018年8月,由企查查孵化的新项目权查查上线,它是一家“互联网+大数据+知识产权”的服务平台,包含PC端、H5页面以及第三方开放平台 。

权查查的创始团队和技术团队均出自于企查查,为企业和专业代理人提供知识产权交易撮合服务与管理 , 目前平台的主要盈利模式是通过知识产权交易获取佣金 。得益于企查查的数据积累,权查查能够借助商业大数据资源库,打通知产与企业的关联关系 。
而启信宝把目光放眼全球 。2019年3月,启信宝运营公司上海合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商安信(上海)企业咨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战略合作,推出企业信息查询行业内首款打通境内外企业数据查询业务的应用工具——全球版启信宝(双语版) 。
启信宝称,其以国内超过1.8亿家企业及组织机构数据为基础,同时纳入全球超过60个国家的海外企业的一整套信用信息查询结果 。相比国内一些征信机构主要业务是个人信用,全球版启信宝针对的主要是企业征信和企业信用,更多的还是做企业信用和风险管理 。
在商业信息查询之外,今年4月,央行开闸企业征信牌照 。5月份天眼查对外宣布,在公布新一批3家企业名单中,天眼查名列榜首 。这也是商查领域第一家获得企业征信牌照的企业 。
2个月后,企查查运营主体——苏州朗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也对外宣布,其已经获得了央行企业征信机构备案 。
从小众的商查领域,再到企业征信领域,这场战火仍在蔓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