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中的降龙木是什么 民间传说中的降龙木是什么材质( 二 )


鲁班从小就跟着爸爸学木工 。他很聪明,又很用功,学了几年,就会造房子了,还会造桥 。造桥 , 造房子,都是露天的活儿 。他想:我们做工,难免雨淋日晒,那出门赶路的人 , 就更苦了 。要是能做个东西,又遮太阳又挡雨,那才好呢 。鲁班开始动起脑筋 。他跟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一个亭子,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 。接着,他们隔一段路造一个亭子,造了许多亭子 。这样 , 走路的人就方便多了 , 雨来了 , 躲一躲 , 太阳晒得难受了,歇一歇,喘口气儿 。
鲁班给大家办了件好事,大家都很感激他 。可是鲁班自己挺不满意 。他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人们总不能老蹲在亭子里不走吧 。
还得再想办法!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 , 让大家带在身上 , 该多好?。】墒堑糜檬裁捶ㄗ硬拍馨淹ぷ幼龅梅浅G崆赡兀课苏飧鍪露?,他吃饭不香,睡觉不甜 。
一天,天气热极了,他一边做工,一边抹汗 。忽然看见许多小孩子扑通扑通跳到荷花塘里去玩水 。过了一会儿,他们上岸来,都摘了一张荷叶,倒过来顶在小脑袋上 。
鲁班觉得挺好玩 , 就问他们:“你们头上顶着张荷叶干什么呀?”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鲁班师傅,您瞧,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
鲁班抓过一张荷叶来,仔细瞧了一瞧,荷叶圆圆的,上面有一丝丝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 。鲁班心里一下亮堂起来,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 , 劈成许多细条 , 照着荷叶的式样,扎了个架子;又找了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 。“好啦,好啦!”他高兴得叫了起来:“这玩意儿挡雨遮太阳,轻轻巧巧 。”
鲁班的妻子听见他大呼小叫,赶紧从屋里跑出来问他:“出什么事了?”
鲁班把刚做成的东西递给妻子 。他妻子说:“不错,不错 。不过,雨停了,太阳下山了,还顶着这个玩意儿走路,可就不方便啦 。要是能把它收起来,那才好呢 。”
“对,对!”鲁班听了很高兴 , 于是他跟妻子一起动手,把这玩意改成一个可以活动的东西 , 用着它,就把再它撑开;用不着,就再把它收拢起来 。这东西是什么呢?它就是今天人们所用的伞 。
4、粽子由来的民间传说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上千年的沉淀和演变逐渐的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是依附着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不断的发展,接下来就由小编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传统食品粽子的由来 。
粽子的来历是什么?您也许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和纪念屈原有关,但是您知道粽子为什么要用叶子包起来吗?人们为什么要把粽子扔到水里面去呢?其实这些由来都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 下面小编就告诉您粽子的来历与传说 。
粽子的来历最早是祭祀食品
粽子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是一种祭祀用食品 。粽子用作祭祀,并不自祭祀原屈原 。粽子最初用作祭祖及神灵 。东晋范注《祠制》说:“仲夏荐角黍 。”说明当时有夏至以角黍祭祀祖先神灵的习俗 。角黍 , 即角形的粽子 。所谓“角”,是指古代祭祀时最高级的供品为牛,粽子的形状代表牛角;“黍”就是一种黄黏米 。用谷物制成的“角黍”代表“阳”;包角黍用的“菰叶”(粽叶)为“阴”,阴阳结合,有驱邪纳福、祈求平安的意思 。
粽子来历的民间传说
据唐沈亚之《屈原外传》记载 , 屈原投江后,人们非常思念他 , 每到五月初五,就用竹筒装上食物,投向水中祭祀 。到了东汉建武年间(公年22-55年),长沙有个各叫区回的人,大白天忽然看见了三闾大夫屈原显灵,说到祭祀食物被蛟龙窃走 , 并告诉他以后再投,须裹上蓼叶,再缠上五色线,这些东西,蛟龙害怕 , 就不会吃了 。区回把这次奇遇告诉了乡民,乡民们便按屈原吩咐精心制作粽子 。这个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这个神奇的传说,最先被梁朝文学家吴均写成一篇志怪小说,收在《续齐谐记》里 。说明粽子是人们纪念屈原的祭祀食品,后来又成为端午节最主要的节日食品,至于为什么把它投向水中,一种说法是给屈原吃的,另一种说法作此投江,以饲蛟龙 。也就是说专门用粽子来喂蛟龙 , 以免它伤害屈原的身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