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飞船为什么在夜间发射( 二 )


推进舱呈圆柱形,长3米,直径2.5米,底部直径2.8米,内部装载推进系统的发动机和推进剂,为飞船提供调整姿态和轨道以及制动减速所需要的动力,还有电源、环境控制和通信等系统的部分设备 。
五、太空中的新家:中国空间站

神舟十三号飞船为什么在夜间发射

文章插图
图注:神舟十三发射升空前,中国空间站的形态:中间核心舱+两头货运飞船 。
中国空间站正在急锣密鼓建设中,“天和”核心舱4月29日发射入轨后已经先后接待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三号货运飞船 。
“天和”号核心舱 。核心舱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发射质量22.5吨,核心舱在设计上有很大突破,供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空间达到了50立方米,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 。
六、挑战难度更大的对接方式:径向对接
神舟十三号飞船为什么在夜间发射

文章插图
图注:神舟十三径向对接示意图 。
目前,天舟二号和天舟三号货运飞船都处于与核心舱对接状态 。神舟十二号返回地面后,空出来的核心舱上的“轴向对接口”(前向对接口)便被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占用 。天舟三号则对接在了原来天舟二号上的对接口上 。这样,核心舱前后两个轴向对接口都被占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只能垂直对接在“径向对接口”上 。
径向对接比轴向对接难度更大 。径向对接是飞船从核心舱的下方接近,飞船和核心舱的轨道高度有一定偏差,且这种垂直对接的方式使得姿态控制难度也加大了 。而此前进行过的都是轴向对接,飞船和核心舱同在一个高度,更容易对接,姿态也更容易维持 。
既然这么难,为何非要径向对接呢?简单来讲,未来航天员进行太空轮班交接的时候,可以同时将两艘载人飞船对接在空间站上 。
七、完全建成后的空间站什么样子?
神舟十三号飞船为什么在夜间发射

文章插图
图注:建成后我国空间站的基本结构,可见货运飞船、载人飞船与核心舱对接的状态(艺术图) 。
按计划,2022年前后,建成后的空间站将由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组成,整体呈现一个T字形结构 。除了这次的 “天和”核心舱外,另外两个实验舱分别名为“问天”和“梦天” 。
其中,核心舱又可细分为: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 。节点舱用于对接“神舟”载人飞船、用于空间实验舱的停泊和航天员的出舱;生活控制舱用于航天员工作、实验和睡眠休息等;资源舱为核心舱提供能源保障和对接“天舟”货运飞船等 。
“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分别用于生物、材料、微重力流体和基础物理等方面的科学实验 。
具体来讲,“问天”实验舱主要用于开展舱内和舱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也是航天员的工作生活场所和应急避难场所,配备有航天员出舱活动专用气闸舱,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还有小型机械臂,可进行舱外载荷自动安装操作 。
除此之外,它还有核心舱部分关键平台功能,这意味着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接管对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 。“梦天”实验舱除具备和“问天“实验舱类似的功能外,还配置有货物专用气闸舱,在航天员和机械臂的辅助下,支持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 。
在空间站常态化运行后,将有三名航天员作为一个乘组长期驻留,定期轮换 。轮换期间,最多可有6名航天员同时在空间站工作,完成交接后,前一个乘组乘坐载人飞船返回地球 。
八、我国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