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飞船为什么在夜间发射

神舟十三号乘组计划在空间站工作和生活六个月,这将创造我国航天员在太空驻留天数的新纪录
据央视新闻消息,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左右,我国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并取得完美成功!发射地点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这是继今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顺利返回地面后,一个月内再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 。
本次搭乘神舟飞船的航天员分别是: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 。其中翟志刚在2008年执行过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并成为第一位出舱活动的中国人;王亚平在2013年执行过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并首次进行了“太空授课”,给学生们演示了失重状态下的各种奇妙实验;三人当中,叶光富年龄最小,也是首次执行太空任务的航天员 。

神舟十三号飞船为什么在夜间发射

文章插图
图注:从左到右依次是叶光富、翟志刚和王亚平
一、神舟十三号与神舟十二号任务有何异同?
神舟十三号的飞行目标和神舟十二号一样,也是对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三名航天员将成为“天和”核心舱的第二批“入住人员” 。
神舟十三号与神舟十二号不同的是,这批航天员计划在空间站驻留六个月,超过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的三个月驻留时间,这将创造我国航天员在太空驻留天数的新纪录 。更长的时间,意味着将会执行更多的太空任务 。
此外,神舟十二号是清一色的男航天员,神舟十三号有了一位女航天员,女航天员在太空长期工作和生活的经验积累也非常重要 。
最后,从技术层面上讲,神舟十二号飞船与核心舱将采用难度更大的径向对接方式,而非此前的轴向(前向和后向)对接方式 。本文后面有详细介绍 。
二、神舟十三号将执行五大主要任务:
1、开展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受控操作等空间站组装建造关键技术实验;
2、要进行2-3次出舱活动,安装大小机械臂、双臂组合转接件及悬挂装置,为后续空间站建设任务做准备;
3、要进一步验证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
4、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的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开展多样化科普教育活动;
5、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 。
三、百发百中:长征二号F火箭
神舟十三号飞船为什么在夜间发射

文章插图
图:神舟十三号转场画面
长征二号F火箭安全性极高,主要用于载人航天 。火箭高58.34米,由四个助推器、芯一级火箭、芯二级火箭、整流罩和逃逸塔组成 。其中,芯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5米,逃逸塔位于火箭顶部,因此长征二号F火箭的辨识度非常高 。在发射初始阶段,一旦航天员有危险,逃逸塔上的火箭会迅速点燃,可快速把航天员带到安全的高度并最终安全落地 。
四、太空摆渡车:神舟飞船
神舟飞船是我国自行研制,用于天地往返运送航天员 。飞船主体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 。
神舟十三号飞船为什么在夜间发射

文章插图
图注:神舟载人飞船结构(艺术图) 。
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7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 。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和清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轨道舱的两侧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在独自飞行时也有电能供应 。
返回舱呈钟形,有舱门与轨道舱相通 。返回舱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长2米,直径2.4米,内设可供三名航天员斜躺的座椅,供航天员起飞、上升和返回阶段乘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