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春日赏析

朱熹春日赏析:“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凌波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不仅容貌出众,而且才艺双全,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笔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牡丹是富贵吉祥的象征,而芍药则代表着高雅脱俗的气质,两者结合在一起,自然是锦上添花,美不胜收 。牡丹花开开的时候,满园都是姹紫嫣红,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花海一样,令人陶醉 。

朱熹春日赏析

文章插图
1、朱熹《春日》及意思?一、原文
春日
【作者】朱熹 【朝代】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二、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
扩展资料
一、作品赏析
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 。“泗水滨”点明地点 。“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 。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
诗歌叙述诗人外出河边寻春踏青,一眼望去就感觉到处焕然一新 。为什么?因为天地间吹开了和煦的东风,东风催得百花齐放,百花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 。诗人赞美了春天美好的景象,同时也道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
二、作者简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祖籍徽州府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
2、朱熹的《春日》是什么意思?意思是阳光明媚沿着泗水河畔去踏青,无边无际的春天美景尽收眼中 。人们所到之处都感到春风扑面,只有春天才总是百花盛开万紫千红 。
诗歌叙述诗人外出河边寻春踏青,一眼望去就感觉到处焕然一新 。天地间吹开了和煦的东风,东风催得百花齐放,百花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 。
诗人赞美了春天美好的景象,同时也道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历来也被传为名句 。
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释义: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
扩展资料:
诗人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huì),号晦庵,婺(wū)源(在今江西省)人,进士出身,官至宝文阁待制 。南宋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以讲学为主,门徒众多 。他继承了“二程”的理学思想,并又有所发展 。后世并称“程朱理学” 。他的诗歌摆脱空洞的说教,形象鲜明,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
参考资料:
3、朱熹春日意象?《春日》原文: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