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国装备为何如此多捷克轻机枪?中国的捷克式轻机枪( 二 )



除了这些弹匣供弹
以外,上方供弹的还有用47发弹盘的英国的刘易斯轻机枪和苏联DP-27轻机枪
至于说供弹具在上方多少会有点影响视线,特别是使用弹匣的时候,宽大的弹匣正好在枪膛的正上方,所以用于瞄准的准心会侧向一边,但是这并不影响机枪的射击精度 。而弹匣处于下方或者上方还好说,要是在侧边问题就比较大,这主要涉及到关于枪械设计的问题,因为机枪需要解决供弹、上膛击发、抽壳、抛壳这些问题,而这些东西越是简单越好 。说到二战最差的轻机枪你可能会想到日本的歪把子轻机枪,它是侧边弹斗供弹,因为机器结构比较复杂所以经常发生故障,但是,和意大利的贝雷塔m1930式轻机枪相比,歪把子的故障率已经算少的了 。
日本的歪把子,其准心在左侧
意大利的意大利面机枪

所以这么多轻机枪选择上方供弹则说明上方供弹是最优解,虽说上方供弹的重心比较高,但是侧方供弹的机枪重心不稳,射击时机 *** 需要给一个平衡的力把机枪摆正,这样会加大机 *** 的负担 。和枪支结构故障相比,弹匣遮挡住一边的视线这根本就不算问题,毕竟还有副射手充当观察手止盈目标,而轻机枪主要的作用还是火力压制,并没有太大的精确设计要求,而且人家本身的精度也不差 。

抗战中国装备为何如此多捷克轻机枪?中国的捷克式轻机枪

文章插图
下方供弹的法制M-1915轻机枪
三、旧中国为什么会仿制结构复杂的ZB-26轻机枪呢?在抗日战争前和抗战期间,中国各兵工厂主要生产的轻机枪是ZB-26“捷克式”轻机枪 。这种机枪虽然性能优秀,能够与步枪通用弹药,但结构复杂,加工困难,非常不利于兵工厂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 。事实上,在抗日战争期间,轻机枪一直是供不应求的武器 。但即使这样,各厂也只是一直生产ZB-26轻机枪,而没有转产其他型号 。这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事实上,对武器的测绘仿制与逆向工程,是极为复杂而且困难的一件事 。以测绘仿制的勃朗宁M1917重机枪的三十节式机枪为例,连续十年生产的重机枪,竟没有一挺能够连续射击超过200发!过去由于没有原厂图纸,各兵工厂生产的ZB-26性能不一,零件不能互换 。直到后来得到了捷克原厂图纸,其仿制工作才逐渐走上正规 。在战争爆发前,中国或许并未考虑到战时需要大量生产机枪的问题,或是考虑到却未能加以解决 。而战时对武器进行改进,甚至于转产其他武器,均是要冒极大风险的 。除非是现有武器已经到了彻底不堪使用的地步,否则一般不会贸然转产其他武器 。加上旧中国工业体系底子薄弱,更是无法承受这样的变动 。事实上,除了第21兵工厂在战前就对其工艺进行过调整,以加快产量,其他兵工厂一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对其生产工艺进行大的改动,更不可能去转产其他更加容易生产的机枪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