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经常提到长啸,最早看到阮籍长啸的故事。诗词里也有,到底怎么啸呀?( 二 )


他经常率意独驾 。也不看路径 。一直把车开到道尽途穷 。然后或下车消遣吟诵 。或恸哭而返 。期间曾遇世外高人“苏门真人” 。得其指点 。思想和境界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长足的发展 。体现在他清醒的处世行为和所著诗词之中 。
所以 。古人经常提到的长啸 。如王摩诘的“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绝句《竹里馆》);岳武穆的“抬望眼 。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词《满江红》) 。初学诗词的人 。以为“啸”无非是文人雅士饮酒赋诗、兴之所至的狂呼乱叫;或者是豪放派诗人抒发英雄气概的激昂声音 。
【古人经常提到长啸,最早看到阮籍长啸的故事。诗词里也有,到底怎么啸呀?】通过深入细致的学习 。解读作者生平事迹 。了解时代背景知识 。从而加深了对作者写作本意以及心灵深处痛点的意会和贯通 。才知道了古人经常提到的长啸 。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重在意会和领悟作者痛彻心扉、壮怀激烈的思想感情 。而不是真的在嘶声长啸 。神态悲怆 。大义凛然!

古人经常提到长啸,最早看到阮籍长啸的故事。诗词里也有,到底怎么啸呀?

文章插图
古人经常提到长啸,最早看到阮籍长啸的故事。诗词里也有,到底怎么啸呀?

文章插图
古人经常提到长啸,最早看到阮籍长啸的故事。诗词里也有,到底怎么啸呀?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首先 。我感觉武侠小说里面用到“长啸”最多 。比如任我行长啸一声 。东方不败长啸一声 。令狐冲长啸一声……然后诗词里提到长啸的 。估计大家都会想到苏东坡、岳飞、王维的诗词 。
古人经常提到长啸,最早看到阮籍长啸的故事。诗词里也有,到底怎么啸呀?

文章插图
苏东坡《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 。凭栏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 。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
古人经常提到长啸,最早看到阮籍长啸的故事。诗词里也有,到底怎么啸呀?

文章插图
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
那这里面有区别吗?肯定有 。
武侠小说的长啸一声 。我觉得和大吼一声接近吧 。就像现在大家爬到山巅、跑到江边、海边等僻静无人的地方大喊大叫那样 。
而诗词里面的长啸、吟啸 。比如题目阮籍长啸的故事 。阮籍于苏门山遇孙登(魏晋时的著名隐士 。道教传说人物) 。里面描写的 阮籍拜访 。孙登不理会他 。阮籍长啸了两次后离开 。回到半山腰处 。阮籍听到山顶上众音齐鸣 。好像几部器乐合奏 。树林山谷都传来回声 。原来是孙登在长啸 。
古人经常提到长啸,最早看到阮籍长啸的故事。诗词里也有,到底怎么啸呀?

文章插图
这就很厉害了 。辞书中将啸解释为“撮口发出绵长而清越的声音” 。“撮口”是其发音的要领之一 。“绵长而清越的声音”肯定还是十分动听的 。分贝数也一定不低 。啸不承担切实的内容 。不遵守既定的格式 。只随心所欲地吐露出一派风致 。一腔心曲 。因此特别适合乱世名士 。比如魏晋时期的阮籍等人 。另外 。也有妇女之啸 。
这个“啸”应该是一种原生态音乐 。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憾的是 。“啸”应该已经失传了 。不然 。我们在电视上早就看到了 。我觉得可能和它接近些的就是“口技”了 。比如我们之前初中学的《口技》 。清代文学家林嗣环一篇散文 。描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从这个诗词的长啸、吟啸 。可以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 。我们曾经有那么多精彩的东西给失传了 。现在更要珍惜拥有的 。把它们传承好!
【以上是本人观点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宝贵的意见 。积极参与评论 。特邀请大家关注翻倍小蚂蚁 。贡献锐评!图片来源网络 。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