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霸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吗?黄天霸是什么人物( 二 )


施世纶平生好学,善诗能文,著有《南堂集》八卷,《倚红词》一卷 。在施琅的7个儿子中,施世纶排行老二 。虽因父亲的功绩,他一降生便得朝廷“荫庇”,但这个侯门公子并未沾染公子哥儿习气 。与貌相魁梧、“膂力绝人”、“环步数巡”的父亲相比,施世纶自小体弱多病,长相更是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很丑 。清人邓之诚就将他描绘成“五行不全”的人 。这就是康熙为何御赐其名“施不全”的缘故 。然而,就是这位“生而清羸多疾”的“施不全”,将中国历史中的为官之道推上一个极致,成为当官不贪污受贿、不敲诈勒索、凡事“以民为本”的道德典范 。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年仅26岁的施世纶未经科举进身之途,直接受朝廷封荫出任泰州知州 。看惯了官场“天下乌鸦一般黑”的当地百姓,对于这位未经正式选拔的年轻官员的德行操守一开始没有寄予太多的希望 。不久,淮安发大水,朝廷特派两位钦差大臣到泰州监督河堤工程 。哪知他们的随员品行不端,其中有个随员看上了当地一个州女,明知她已有婚约竟强纳为妾 。此时,作为泰州“父母官”的施世纶出来主持公道 。他不畏权贵,坚持正义和公道,维护百姓利益,终使该女子平安回到家人身边 。对于经常骚扰村民百姓的其他一些官员,他也有言在先、后予严惩 。从此,大小官吏再不敢借治水之名肆意妄为、欺压百姓,泰州风气为之一变 。施世纶以清廉正直的形象改变了村民百姓之前对他的看法,“清官”之称口碑相传 。
后来,施世纶先后任过江南淮徐道、湖南布政使、顺天府尹等诸多要职,而其中最“肥”的一个差事还数江苏漕运总督 。当时负责漕运的人中,就连最低级的押运武官都能从中克扣漕米、藏货纳赃 。施世纶作为漕运总督亲临基层,身体力行,踏实干练地解决漕运内部管理混乱的痼疾 。为整顿官吏借检验米色好坏克扣漕米、敲诈船丁的恶习,他亲自上船开舱检视,并只和船丁悄悄说话,不许其他官员在旁窥探偷听 。验毕,他即令船只开走,让船丁免除被敲诈之苦 。对于那些敲诈克扣、中饱私囊的官员,他施以重罚,“立杖辕门,耳箭示众” 。三四年间,原先一团糟的漕运政务便被施世纶整肃一新,漕船得以按期往返 。此外,为避免恶劣气候及特殊水文情况给漕运带来不便,他还经常带上两三个文书,驾船沿河勘探、记录河道情况 。因此,每有遇险船只,总能在他和随身人员的疏导下化险为夷 。他长期积累的经验,甚至能让他十分准确地预测某船某日应到某处,以至不少押运的官员将施世纶视为神明 。
施世纶一生为官30余年,秉性耿直、为官清廉,连康熙帝都对他赞许有加 。康熙帝说:“施世纶朕甚知之,其操守果廉,但遇事偏执 。百姓与生员讼,彼必庇护百姓;生员与缙绅讼,彼必庇护生员 。”但是,施世纶这样做也得罪了不少别有用心的人 。一次,施世纶奉命去陕西协助当地总督鄂海督办军饷 。正逢陕西大旱,饥荒严重,而此时当地粮食储备空虚,他便上疏弹劾鄂海 。鄂海知道后,借故拿施世纶在会宁当知府的儿子相威胁 。施世纶坦言:“我自当官后连自己的性命都不顾,对于挟儿吓父的举动我还怕什么?”他坚持上疏,终使鄂海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民众感念他的恩德,为他刻石立碑,加以颂扬 。
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施世纶调任江宁(今南京市)知府,3年后病逝于斯 。江宁人民闻讯,自发聚集了万余人,为他服孝 。岂料守孝期间,施世纶老母又不幸去世,江宁人民每人捐出一文钱,集资在府衙前修建了名曰“一文亭”的双亭以示纪念 。后来,此事被世传为佳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