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的“大约”与“的确”示范矛盾,为什么要这样写?( 二 )


感觉“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的“大约”与“的确”示范矛盾,为什么要这样写?

文章插图
很显然, 孔乙己已濒于死亡的边缘了 。在封建社会里, 孔乙己以穷愁潦倒的姿态悲惨地了结一生是必然的结局 。因此 。小伙计“ 我” 作出“ 孔乙己的确死了” 的判断是合乎客观事理的, 是实在的 。
“大约”二字
最后, 小伙计为什么在“ 孔乙己的确死了”的句首用“大约”予以修饰? 我们又为什么又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也是合乎逻辑的断定呢?
“大约”是或然性判断的标志, 表示某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属性有很大的可能性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是指“ 孔乙己的确死了” 有很大程度的可能性 。
感觉“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的“大约”与“的确”示范矛盾,为什么要这样写?

文章插图
孔乙己社会地位不足轻重, 他的死活不会引起社会上人们的关注, 他在人们的心目中, 不过是个逗趣的笑料, “可是没有他, 别人也便这么过” , 因而他的死当然是无声无息的, 不会给人们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
在端午和年关, 咸亨酒店掌柜的念念不忘的是“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 对于孔乙己的死活自然是毫不关心的 。
感觉“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的“大约”与“的确”示范矛盾,为什么要这样写?

文章插图
而小伙计对孔乙己却是不乏同情之心的, 因为过了一个年关到又一个年关都“ 没有看见他” , 所以用“大约”修饰“孔乙己的确死了”是很自然的, 这一判断表示“ 孔乙己的确死了”具有很大可能性, 是合乎论理的真实判断的 。
总结
鲁迅先生巧妙地把两个表面上有逻辑矛盾的“大约”、“ 的确“ , 用于一个判断 。这是辩证矛盾的统一, 总结了孔乙己悲惨的一生, 从而深刻地揭峪和批判了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的罪恶 。这正是文学大师鲁迅的神来之笔 。
*注:以上图片均来自李涛导演的电影《孔乙己》(2016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