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烂泥扶不上墙,那么真实历史上胤礽是个什么样的人?( 四 )


太子的表现让康熙不满至极 。康熙心中大概是想:“十多年前我生病之时你面无表情 。我当你是年幼无知 。不与你计较 。如今你都34岁了 。面对病重的兄弟竟然还是无动于衷 。实在是太冷血了 。”于是康熙大为斥责胤礽 。
不过面对康熙的斥责胤扔寸步不让 。反而顶撞康熙 。闹的父子关系更加不和 。康熙于是下令起驾回京 。可就在回京的途中 。康熙发现胤礽在夜间窥伺御帐 。康熙认为胤礽有弑君之心 。于是返京后在畅春园把胤礽废除了 。这是胤礽首次被废除 。
胤礽被废除后 。诸皇子立即掀起了夺位大战 。其中以皇八子胤禩呼声最高 。得到了群臣的推荐 。不过胤禩最后并没有如愿荣登太子之位 。反而是招致康熙的反感 。康熙在事后慢慢地冷静下来 。并在不久之后重新复立胤礽为太子 。
胤礽在被复立之后与康熙的关系开始渐渐回暖 。而康熙也顾及往日父子感情 。对以前之事绝口不提了 。但好景不长 。胤礽在经历了一次冷宫之后性情大变 。不仅没有收敛自己的行为 。反而更加变本加厉的网络党羽 。大有逼宫之意 。这让康熙对他彻底失去了希望 。最后又一次将他废除 。此后再也没有立过太子 。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烂泥扶不上墙,那么真实历史上胤礽是个什么样的人?

文章插图
(晚年的康熙)
纵观胤礽的一生 。虽然有种种的失误和任性 。但是在治国上还是很有建树的 。在康熙外出之时他曾多次监国 。工作干的挺不错 。绝对不是《康熙王朝》中的纨绔子弟形象 。试想 。他可是太子啊 。以后整个天下都是他的 。他对钱应该是最没兴趣的 。怎们可能如电视剧中所演的那样去占国库的便宜 。
太子之位大家都想去做 。可一旦当上太子 。就不愿意在这个位子上坐太久 。总想着再往前进一步 。胤礽一生做了三十多年太子 。估计是当烦了 。这才引爆了他与康熙之间的一些列矛盾 。最后落得个幽禁而终的下场 。
其他观点: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 。太子胤礽被描述的十分不堪 。重点是以下几个情节来进行渲染的
第一 。太子胤礽代他的老爹康熙理政 。结果把国库给“理”空了 。而且自己就是掏空国库的主要当事人 。这几乎就算是“监守自盗” 。
康熙四十六年 。江南发大水 。康熙召集太子和诸皇子以及内大臣紧急商议如何救灾事宜 。这太子胤礽和八阿哥胤禩也是“侃侃而谈” 。一方面掩饰灾情以取悦康熙 。另一番面无非是“拨款筹粮”的口头文章 。但是 。四阿哥胤禛却到户部仔细的查了国库的存银数目 。然后告诉了康熙一个惊人的事实:国库空了!已经没有赈灾的银两能拿的出来了!
康熙大吃一惊啊!按照他的说法:这些年 。太子代为理政 。我很少过问 。为何会国库亏空如此?钱都到那里去了?
太子胤礽唯唯诺诺 。只是自责请罪 。而分管户部的八阿哥胤禩也装模作样的检讨自己的差事没有办好 。辜负了他的皇阿玛的信任 。
但这些自责也罢 。检讨也罢 。都解决不了眼前的灾情 。还是四阿哥胤禛 。主动请求去江南筹款赈灾 。这个江南水患总算是有了个救急的办法 。
但随着调查的深入 。康熙发现国库的银子居然是被大大小小的官员们给“借空了” 。而且在后来追缴国库欠款的过程中 。发现这个太子 。国家的储君 。未来的皇上居然是“欠款大户” 。拖欠国库银两多达五十多万两!
康熙无语了!其实太子的欠款状况 。包括其他皇子欠款的状况 。也是康熙最终对“追比国库欠款”不了了之的重要因素 。
第二 。卖官鬻爵 。胤礽利用手中的“代理理政”的权力 。只看银子不看人 。无论什么重要的职位 。谁给的钱多就给谁 。至于称职不称职都无所谓 。
太子胤礽代理朝政 。利用吏部每年的各地官员补缺的机会 。把一些肥的流油的例如“盐道”“藩司”这样的职位 。竞价外放 。通过“买官卖官”大发其财 。
当康熙面见那些买到官职准备外放的官员的时候 。随便一聊天 。好家伙 。几乎各个是不学无术 。甚至对自己要做的这个官是干什么的都搞不清楚 。
但是 。这些人太子已经批准 。让康熙见见也不过就是走个形式 。康熙知道 。一旦他否决太子的任命 。那么朝野上下就会产生“皇上和太子不和”的议论 。这是康熙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因此 。康熙就是再不满意 。也只好批准太子的任命 。但是 。他心里在想:难道这就是我大清国未来的一国之君吗?
第三 。贪赃枉法 。并且胆大妄为 。还是为了金钱 。居然干“买卖人命”的“宰白鸭”的勾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