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传》、《新传》皆说是宋之问主谋,《资治通鉴》说是宋之逊,总之未脱离宋家兄弟干系 。正因为此,宋之问不但未被追究潜逃回来的罪责,而且擢升为鸿胪主簿,宋之逊升为光禄丞,李悛做了太仆卿 。但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武三思作恶多端,激起民怨鼎沸,时人皆曰当杀 。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太子李重俊矫诏调集羽林军,一举结果了武三思父子的狗命 。三年后,睿宗复位,又将其开棺暴尸 。此次虽未见载与宋之问有甚牵连,但景龙中(约公元708年),宋之问因表现突出,诗才笔健,在群臣应制的百余篇诗文中鹤立而出,深得中宗赏识,再次受到提拔,转升考功员外郎 。至此,宋之问的仕途发展到峰巅,史称“宋考功” 。在政治的漩涡中,宋之问自认为历练老道、游刃有余,希冀继续升迁 。当他认为太平公主有用时就投靠太平公主,并肉麻地写吹捧诗 。试读《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青门路接凤凰台,素宸游龙骑来 。涧草自迎香辇合,岩花应待御宴开 。文移北斗成天象,酒递南山作寿杯 。此日侍臣将石去,共欢明主赐金回 。”这种媚附的手段确也高明,自己从南山上拣一块石头带回家,却认为是主人赏赐的黄金,其肉麻的程度真是无以复加了 。在中宗执政时,其女安乐公主在众公主中“尤骄横,宰相以下多出其门”(《资治通鉴》卷209) 。
宋之问又转身谄附安乐,拿手好戏之一还是写吹捧诗 。有《宴安乐公主宅》为证:“英藩筑外馆,爱主出王宫 。宾至星槎落,仙来月宇空” 。寥寥数语,把安乐公主的宏大势力描述得淋漓尽致,主人自是怡悦陶然 。宋之问自以为左右逢源,正醉心于走钢丝之际,他的政治秋千着实荡伤了太平公主 。当中宗欲提拔宋之问为中书舍人时,太平公主妒意大发,认为报复时机已到,揭发了他在做考官时贪污受贿的丑闻(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发其知贡举时赇饷狼藉”) 。宋之问非但没有做成中书舍人,反而受到惩治,贬到越州作长史 。应该承认,宋之问在《有所思》的著作权问题上做得确是高明,使后人缺乏历史的直接证据(人证物证) 。但是“风起于青萍之末”,人们透过宋之问丧失人格,甘愿做溜须拍马的小人,甚至不惜为了自己的升迁向国人皆曰可杀的武三思告密等等劣迹,便不难看出他杀人灭亲以窃取著作权只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 。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时候是非常脆弱的,没有利害之争的时候,可以你好我好,一团和气,可是一旦有了利害冲突,就立马两人仇人相见似的分外眼红 。作为一个舅舅,宋之问见财起意,看到外甥居然写出如此绝妙的佳句,居心不良的他自然想据为己有 。而作为外甥的刘希夷呢,觉得诗作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尤其是精神产品,当然不愿意拱手相让给没有长辈样的舅舅 。于是,宋之问只是稍微改了两个字,鱼目混珠,反正他不仅有权有势,而且还名声在外,不怕别人不信这首诗是自己的创作 。刘希夷当然不甘就此罢休,据理力争,把自己是如何创作的,经过了一个怎么样的苦心焦虑的过程,一个个细节和盘托出,为的是希望澄清事实,戳穿舅舅李代桃僵的阴谋 。这当然会让颜面尽失的舅舅勃然大怒,一怒之下,自然是让外甥死于非命了 。
按理说,作为一个文人,应该是一个具有觉醒意识和清醒头脑的人,代表着社会的良心,代表着人间的天使,在名与利之间,他们更看重名 。如果,如果宋之问不是这样阿谀奉承,不是这样媚事权贵,特别是不那么心术不正,丧尽天良,那么他在生前身后就不会如此地遭人唾弃了 。翻阅古今中外的文学史,我们就不难发现,像宋之问这样只贪图一时之赢,而不追求长久,活着的时候便已经遭到唾骂,活得更像一具行尸走肉,死了则遗臭万年的文人,毕竟还是为数不多的 。
推荐阅读
- 《班门弄斧》的主人公是谁?班门弄斧的作者
- 塔利班的凯旋归来,到底是美军打不过他们,还是主动放弃阿富汗?
- 异地恋的你们去看对方时,最想做的是什么呢?
- 读书节的名称是什么
- 五笔输入法公认打字快,为什么现在很少人用?
- 耗资万亿,阿富汗战争在打什么?四任美国总统谁该为战争背锅?
- 异地恋男女朋友,第一次见面应该怎么做?
- 剑与远征应该怎么玩
- 华为手机用什么输入法更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