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脚女婿是什么意思?上海毛脚女婿是什么意思

毛脚女婿是什么意思能嫁给外地人?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
一:毛脚女婿的意思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桐乡土话中出现了“毛脚女婿”一语,乍一听,有些不雅,女婿既是自己人,有半子之称,又是贵客,雅称东床,俗呼官官(在桐乡,以前丈人、丈母称女婿为官官),怎么可以冠以“毛脚”两字?
1其实,“毛脚女婿”一语的由来与养蚕有关 。桐乡地处杭嘉湖平原中部,是著名的蚕乡,家家户户都养蚕,最多时一年要养五季蚕:春蚕(也叫头蚕)、夏蚕(也叫二蚕)、早秋蚕、中秋蚕、晚秋蚕(也叫桂花蚕) 。
一年中,蚕农一大半时间在养蚕,生产、生活都与蚕挂上了钩、沾上了边 。蚕的一生虽短,但分多个阶段,幼时称蚕蚁(俗称乌娘),长大后称青蚕,成熟时称老蚕,吐丝时称熟蚕,结茧后称蚕蛹,化蝶后称蚕蛾,蚕蛾所生之子称蚕子,蚕子出壳后又是蚕蚁,周而复始,往复无穷 。
老蚕成熟后,肚里满是胶质,吐出来的就是丝,丝将自己裹在里面,成语“作茧自缚”即源于此 。蚕躲在茧子里吐完丝,排出最后几粒蚕屎(也叫蚕沙)后,身体开始缩小,两排脚变得很小,缩在一起,但仍历历可数,这一阶段叫毛脚蚕,正处于由蚕蜕变为蛹的时候,是蚕,但有点像蛹的样子了 。
这时候,蚕室里满是茧子,白得像雪墩,但蚕农还不能采,因为茧子还不干燥坚硬,去采容易捏扁,也容易捏死毛脚蚕,影响将来缫丝 。但这时候,茧子最重,因为毛脚蚕的分量要比蚕蛹重得多 。
以前,茧站收茧,先要验茧评价,专门有人削茧,一般是随意拿十颗,一一削开,倒出来看一看,如果还有毛脚蚕,价格就要大打折扣;如果毛脚蚕太多,茧站拒收,所以以前蚕农采茧子一般都在蚕宝宝“上山”(上蔟吐丝结茧)后的五六天,时间短了不行 。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江浙一带蚕区发生旷日持久的“蚕茧大战”,国营缫丝厂、乡办缫丝厂争夺茧子,到处设摊抢购,导致茧价飙升,蚕农为获利,往往将结茧才两三天的茧子采了,匆匆卖掉 。这时候茧子里的蚕大多还是毛脚蚕,尚未变蛹,人们把这些茧子称作毛脚茧,分量最重 。

毛脚女婿是什么意思?上海毛脚女婿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2回到“毛脚女婿”这个词语上来 。新中国成立后,移风易俗,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男女青年一旦确定关系,便开始走动,串串门,上上街,剪布吃面看电影 。
【毛脚女婿是什么意思?上海毛脚女婿是什么意思】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风气更加开放,虽然尚未领证摆酒发糖拜天地,但双方早已不分你我,常来常往,甚至同床共枕,如胶似漆 。
在桐乡,人们常将这一阶段的男青年称作为“毛脚女婿”,名义上虽然还不是真正的女婿,但即将要变为女婿,已经基本上是女婿了,好比一条毛脚蚕,虽然尚未完全化为蛹,但即将化为蛹 。
3后来,由“毛脚女婿”延伸开去,有了“毛脚媳妇”一语,再后来,又有了“毛脚丈人”、“毛脚丈母”等语,当然“毛脚丈人”、“毛脚丈母”等带有调侃的意味,往往出现在他们与“毛脚女婿”、“毛脚媳妇”在一起的时候,旁人起哄开玩笑 。
但是,“毛脚女婿”、“毛脚媳妇”已成为约定俗成的流行语,其意不言而喻 。
一对男女,从自己的男友、女友发展到父母认可的女婿、儿媳妇,身份性质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犹如蚕宝宝蜕变成蚕蛹 。
桐乡人将即将转正的女婿或儿媳妇比喻为“毛脚”,非常形象,而且通俗,也体现了桐乡作为天下闻名的蚕乡所特有的地域特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