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存知己的下一句是什么? 海内存知己下一句是什么

海内存知己下一句是什么呢?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天涯若比邻”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春心托杜鹃 。”意思是说,天涯若比邻,我们之间的距离很近,就像蝴蝶和杜鹃一样,彼此相依相偎 。这样的诗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之情 。

海内存知己的下一句是什么? 海内存知己下一句是什么

文章插图
有朋友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什么意思?你赞同这种说法吗?
?这是名句,小孩子都能背,诗句本身不难理解,但是你要问现在的年轻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估计就很难答上来了 。是以才会有朋友提问“你赞同这个说法吗”,很显然他就是很年轻的一代人,无法理解古人对空间广阔的恐惧甚至大于时间的流逝 。
不要说小孩,就算是我们,现在也很难真实体会到王勃在写出这首送别诗时的离愁别恨 。从古到今,送别诗一直在诗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当我们读到这些感情深沉的送别诗时,总会有一种见证生离死别的感觉 。
离别,在古时候就那么重吗?
确实是那么重 。
古人这种离别之情,我们不太好理解,是受到了科技发展的限制 。不同时代受到的限制,有物质方面的,也有认知方面的 。今天我们网络发达,联系方便,现在的小朋友们,手机已成为了生活挚爱,无所不能 。他们怎么都想象不到十几二十年前,我们连固定 *** 都没有的时候,朋友之间要如何联系——如果跨越城市,有比较要紧的事情就打电报,不着急的话就写信,一封信来去大半个月,仅仅相当于咱们现在在微信上说个“在么” 。
所以我们这代人,喜欢木心先生的《从前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
现在的小孩即使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电视、视频、小说)当年的状态,也没有办法体会 。写封信,得半个月才收到回信,那种等待的煎熬和收到回信的喜悦,他们永远无法感受到 。他们能想象到,但是不可能真切体会那种感觉 。这就是为什么年轻的编剧可以让古装剧中人、小说主角一天走遍半个中国的原因,他们当骑马是高铁呢 。
所以,要理解这两句诗,就必须把文字放到诗里面,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诗人的情况来进行解读,感同身受作者当时的情境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王勃是初唐诗人,著名的神童,九岁就写出《指瑕》,对《汉书注》进行指正 。十六岁中进士,赐官“朝散郎”,在沛王府上作“文学”之时,写了《檄英王鸡》,被认为不务正业,被撤职 。后来因为私杀官奴被判死罪,遇上大赦 。出狱后去看望因为自己犯罪被贬官的父亲,回程渡海之时落水,惊悸而死 。年仅二十七岁 。
这是个奇特而短命的人生,因为出道早,王勃还是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正是他的经典作品之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句和《滕王阁序》中的“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句,互相辉映,让他在诗词史、文学史上彪炳千古 。
我们通过平仄对比,会发现这首作品完全符合格律诗中五律的格式,而这个时期,离平仄格律的成型大概有四五十年的样子 。这说明平仄格律是诗人们共同的选择,是永明体之后不断演变、归纳出来的结果,是符合诗歌音律发展的,在当时来说“今体诗”是先进的文学理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