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鹅的资料_关于白鹅的相关资料( 二 )


灰鹅羽毛灰褐色体背暗黄褐或黑色嘴、肉瘤黑色腿、脚、蹼灰黄色
态资料
鹅水禽善水群性强性勇敢喜斗遇或其物向前伸张两翅用嘴喙击所顾忌听觉灵敏鸣声宏相应
青草蔬菜、种籽、糠麸、秕谷等食
家鹅9月左右性熟饲养公鹅1.5-2岁始交配母鹅2岁于春季始产卵;每产卵几十枚百枚等鹅能自孵孵化期28-33
理布
我各省均饲养
饲养、养殖

药理作用
药材
鹅油家鹅脂肪冬季杀鹅毛及内脏剥取脂肪炼油
应用
清热解毒、润肤功能主治痈疮肿毒、手足皲裂外用适量
备注
鹅涎水:治麦芒、鱼刺着咽鹅胆汁:含水80%、干物质20%其胆色素2.58%、磷脂0.36%、脂肪酸0.36%、机盐2.1%谓胆汁含胆酸、鹅胆酸牛磺酸涂痔疮鹅毛:烧灰治惊痫效
三:关于白鹅的资料有哪些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近1400年前,唐代诗人骆宾王相传七岁咏鹅,至今脍炙人口 。而由大雁驯化而来的家鹅,与我们相伴的历史更为久远 。最新研究显示,在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的一处遗址中,先民已开始驯雁为鹅 。这是中日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论文最近已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 。
【关于白鹅的资料_关于白鹅的相关资料】田螺山遗址现场馆外景 。资料图片
这处为驯雁为鹅提供实证的遗址是浙江宁波余姚市的田螺山遗址 。它于2001年被发现,在2004年至2014年间经历了5次发掘 。它是继20世纪70年代,余姚发现著名的河姆渡遗址后,河姆渡文化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被誉为“又一个河姆渡” 。2007年,当地政府在田螺山遗址兴建了展示馆,考古研究一直在持续 。

关于白鹅的资料_关于白鹅的相关资料

文章插图
田螺山遗址现场馆内景 。资料图片
田螺山遗址的早期文化层出土了232块雁类的遗骨,田螺山遗址考古队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介绍说,它们应该是先民的“厨余垃圾”,出土地层相当于河姆渡文化第一期,距今有7000至6500年的历史 。
田螺山遗址出土的鸟类遗骨 。资料图片
从2015年起,中日两国学者合作对田螺山遗址开展动物考古研究 。他们来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萧山博物馆、兰州大学以及日本的北海道大学、筑波大学、东京大学、金泽大学等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运用了组织学、地球化学、生物化学和形态学等多学科手段 。
2016年,中日两国学者在田螺山遗址开展研究 。资料图片
通过组织学分析,学者们发现了4块幼鸟的遗骨,它们属于4至16周龄的幼鸟,其中一块更属于4至8周龄的幼鸟 。而野生大雁通常要8周龄后才有能力迁徙,因此,专家判断,这只幼鸟是在当地孵化的,而当地并非野生大雁的繁殖地 。
同时,学者们又分析了这批遗骨中氧、碳、氮的同位素比例,并与遗址中出土的哺乳动物骨骼进行了对比,发现有少数的雁是喝本地水、吃本地食物长大的 。学者们还发现,有几只雁体型大致相同,应当是圈养繁殖的结果 。
2021年11月9日,浙江省金华市区湖海塘公园,两只飞翔的灰雁 。灰雁是大雁的一种,和家鹅均属于雁形目鸟类 。胡肖飞 摄
经过碳14同位素测定,这批遗骨距今已有7150至6670年的历史 。这就意味着,约7000年前,在如今的杭州湾南岸宁绍平原的一处原始村落,大雁开始了被人驯化的“鹅生” 。中日学者研究认为,田螺山的发现或可证明,鹅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禽 。
2022年1月10日,在舟山市定海区白泉镇米林社区,养殖户朱泽福养殖的200只浙东白鹅即将出栏上市 。陈永建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