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影视之后,网红经济会不会成为洗钱工具?( 三 )


1、都是copy to china理论的忠实执行者 。大洋彼岸什么火了 。中国下一步肯定就要火!Groupon火了 。团购是下一波趋势!Uber和Airbnb火了 。共享经济是下一波趋势!Meerkat火了 。直播是下一代社交!
硅谷就是圣经 。网红风口们绝大多数可以在西方潮流中找到作证 。
2、容易制造新概念 。谁掌握定义 。谁就有话语权 。传播为王的时代概念就是一切 。君不见社交领域匿名社交、瞬时社交、95后社交……简直就是概念轰炸机 。在更广泛的领域里 。团购、O2O、共享经济(其实就是分时租赁)、新零售……
3、看不懂+网红背书 。容易引发话题争议 。按理说 。很多投资人会因为“看不懂”而拒绝投资一个项目 。但是网红风口往往是有知名网红投资人背书的 。因而“看不懂”不仅不是屏障 。还具备了迷之吸引力 。
我是看不懂 。但是谁谁谁都出来站台了 。看来这事肯定有什么关键幕后信息我没有掌握 。或者是有什么更高境界层次我没打开!大多数人都能看懂这也就没我什么事了……管不了那么多了 。再不投就投不进去了!——于是信息差成了武器 。
不得不说圈子里看人是有一点势利眼的 。没有这些大咖的加持 。如果是一个屌丝创业者上门 。这帮投资人可能就会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根本看不懂啊 。什么玩意啊 。这事靠谱吗?
但是光有大咖说好话是不行的 。还得有反对者质疑 。这些项目往往有着显而易见的漏洞缺陷 。于是总会有些像笔者这样站出来说”这个事情没你们想的那么好啊”!
一正一反 。这事就成了话题 。媒体再一炒作就成了热点 。
这就好像前两年热衷投90后 。什么“90后才懂90后” 。结果这些项目90、95后们并不买账 。原来是为了制造话题吸引眼球的 。谁不喜欢投天才呢?可惜中国投到现在少有天才 。多的是马云这样大器略晚成的实干家 。
容易制造“震惊数据”

继影视之后,网红经济会不会成为洗钱工具?

文章插图
这类风口往往可以做两个局 。
第一个局叫“现金流水、快速盈利” 。因为15年以来资本寒冬啊 。你就必须制造一个感觉 。这个项目是可以自己造血的、而且速度很快 。
比如16年一个沸沸扬扬的传闻就是部分直播平台流水造假 。网红经济公司给自己的网红打钱 。直播平台也因此获得惊人的流水数据 。
第二个局叫“闪电融资、转眼暴富” 。相对于当年苦逼死撑的老前辈们 。新一代风口们都是闪电暴富的 。从滴滴到摩拜 。估值膨胀速度一再刷新 。仿佛独角兽是可以批量打造的 。
但事实上 。投资圈内早有站队抱团 。很多这样的闪电融资 。其实是一开始就说好的互相接盘(具体是谁就不指名道姓了) 。
于是我们又想起了一句老话:公司到了这一阶段 。就没创始人什么事了 。就是资本运作了 。
模型简单 。但是没有壁垒
继影视之后,网红经济会不会成为洗钱工具?

文章插图
没有壁垒 。黑人问号脸?你没有看错 。就是没有壁垒 。
从团购到O2O到直播到共享 。没有一个是有高技术和资源壁垒的 。几乎无一例外地引发了大量跟随者模仿抄袭 。千团大战 。打车大战 。百播大战 。单车大战 。
这些项目的财务模型都很简单 。盈利看起来也很清晰 。但是……都是在没有陷入恶性竞争红海的局面下 。一旦陷入恶性竞争红海 。所有常规的财务模型都会失效 。不知道会有什么莫名的成本冒出来 。而没有壁垒、模式清晰的项目 。又偏偏必然引发模仿跟进、陷入红海呀!
明知最后肯定是流血厮杀、杀敌自损 。为什么还要做呢?以我个人的主观臆测:
一来 。没有壁垒 。别人才好跟啊 。别人纷纷跟进、这里看起来就是风口啦!风口从来不是一家独秀 。而是百舸争流 。你见过几个专业性要求特别高的高技术领域 。能像这样爆发的?
二来 。没有壁垒 。资本才是唯一壁垒啊!这样的项目最终无一例外地沦为资本主导型项目 。成了投资人的“王者荣耀” 。
三来 。没有壁垒 。竞相融资 。这样的“紧张氛围”才能把项目快速催熟啊 。正是因为这类项目几乎必须不断融资保持优势 。早期投资人才能在一轮轮融资中赚得盆钵满溢 。身价倍增成为人生赢家呀 。
大家想想 。本来摩拜和ofo完全可以相安无事 。因为市场足够大 。为什么最后却要杀得天昏地暗呢?以我个人的妄议 。完全是因为投资人等不急呀 。投资人需要公司价值迅速膨胀 。你们默契言和、不去争市场第一、不疯狂烧钱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停融资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