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第二任妻子陆小曼 。精通英、法文 。擅长跳舞、京戏 。散文、诗作广受读者及作家好评 。同时也是一位画家 。受画界好评 。胡适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郁达夫说:小曼是一位曾振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 。刘海粟说:陆小曼的旧诗清新俏丽;文章蕴藉婉约;绘画颇见宋人院本的常规 。是一代才女 。旷世佳人 。
文章插图
仅从以上 。徐志摩是一位人生赢家 。虽然只活了34岁 。
其他观点:
徐志摩有很多绰号:情圣、渣男、诗人、政论家……
在徐志摩的爱情故事里 。总共有3个女人的身影:第一任夫人——门当户对的张幼仪、追求多年的林徽因和求而得之的陆小曼 。
文章插图
这段感情经历为徐志摩的一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给他留下了“情圣”“诗人”的称号 。却忽视了他在政治上的才能 。他始终游走于文学与政治的边缘 。
1、最初的梦想
稍有留心就会发现 。徐志摩出国前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所学专业为法学 。
当时 。他的偶像就是著名政论家梁启超 。偶然的一个机会 。徐志摩得以拜梁启超为师 。这让他暗自开心了好久 。就像是小孩子得到了心心念念的糖果一样 。眉眼间都是纯真的笑意 。
翻开徐志摩早期的政论文 。你会发现 。字里行间都能找到“梁启超式” 。遣词造句精雕细琢 。笔锋之间斗志昂扬 。
那么 。为什么徐志摩崇拜的是梁启超 。而不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王国维呢?
很显然 。他专注于政治 。
这是他读大学时 。最初的梦想 。也是最终的执念 。
文章插图
2、不变的坚持
1918年 。徐志摩赴美学习银行学 。主攻历史、经济学、社会学等课程 。
一战胜利之时 。美国人在大街上欢呼庆祝 。更是激发了身处异邦的徐志摩的爱国之心 。当时 。波士顿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建立了“爱国组织国防会” 。徐志摩立即应声前往 。
这次的波士顿之行 。徐志摩不仅加入了国防会 。还与吴宓、赵元任、梅光迪等中国留学生建立了亲切友好关系 。他们经常会一起谈论国际时事 。积极探讨救国之策 。
除此之外 。徐志摩还参加了美国人组织的陆军训练团 。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 。这是探知美国军人生活、融入政治的有效方法 。也是他始终如一的政治需求 。
他总是这样为了政治不顾一切 。遇到相关的组织就想参与其中 。想要找到志同道合的爱国之士 。想要集结众人之力为国家做些什么 。
同年 。徐志摩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 。进入经济系学习 。在这期间 。他大量阅读了伏尔泰、罗素等人的作品 。获得了广泛的哲学思想和政治学的种种知识 。
文章插图
3、最终的执念
1921年 。徐志摩赴英国留学 。首先进入剑桥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院学习 。
徐志摩的导师是拉斯基 。费边社会主义的倡导者 。徐志摩经常跟随导师及其夫人 。参与各种社会大活动 。他自己也曾在文章中写过 。跟随导师拉斯基的夫人一起参与英国大选宣传的情况 。
他们一大早就到了选区 。挨家挨户地敲门游说 。大多数人的态度还算友好 。表示会考虑支持工党 。但也面对着反对派的冷言冷语 。
200多户人家依次敲下来 。脸上的笑容已经僵硬 。可能过程中还掺杂着语言性攻击 。过程并没有那么顺畅 。如果他不是有足够的政治热情 。大概真的坚持不下来 。
在这期间 。徐志摩还潜心研究了很多文人著作 。这也是他真正潜心研究文字的开端 。
事实上 。徐志摩真正专注于文学创作 。是在回国后的时间里 。但他依然一直关心着社会运转和政治生活 。
《就使打破了头 。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政治生活与王家三阿嫂》、《青年运动》等文章 。都是徐志摩回国后针对社会时政所作 。质量、数量都很可观 。
文章插图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 。能不能隐隐约约地感到 。把徐志摩定型为一个浪漫文人是一种偏差 。把他的成就局限在文艺创作上 。不管是诗还是散文 。不也是一种明显的亏欠?”
推荐阅读
- 为什么武警以前的肩章杠是红色的?
- 曾说“死在美国也不回去”的凤姐,如今在美国怎样了?
- 如果按照现在的伦理道德,徐志摩算不算极品渣男,林徽因算不算水性杨花?
- 学术“李鬼”终被查!兰州大学:边耀君博士论文涉嫌抄袭,被撤销学位遭处分!你咋看?
- 徐志摩的爱情观可取吗?
- 中科大博士自杀,让人心痛,你怎么看?
- 军衔有什么含义?
- 张幼仪被徐志摩抛弃,朱安被鲁迅抛弃,为什么完全不同?
- 你怎么看待北大博士后出国20多年,母亲病危想见儿子最后一面,却找不到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