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相对主义诡辩论?什么是相对主义诡辩论法( 二 )


10.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是第二位的,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形而上学割裂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或者否认内因夸大外因,表现为“外因论”;或者否认外因而只承认内因 。
11.坚持真理一元论,反对真理多元论:第一,由于真理是客观的,有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所以真理必然是一元的 。第二,真理是一元的,因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不以阶级的主观愿望为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没有阶级性 。第三,真理多元论主张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可以有不同的真理,真理因人而异 。真理多元论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
1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对立:唯物主义主张真理是客观的,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主观真理 。唯心主义则主张真理是主观的 。主观唯心主义把真理看作纯粹主观自生的东西,客观唯心主义把真理看成是人的意识和“客观精神”的一致 。
13.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承认客观真理同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唯物主义反映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 。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马赫主义与实用主义 。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 。它们共同的错误都是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
14.坚持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是在坚持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只看到实践标准的绝对性而否认其相对性,会导致绝对主义的思想僵化;只看到实践标准的相对性而否认其绝对性,会导致相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
15.历史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宿命论与唯意志论 。宿命论主张历史发展由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决定,而少数英雄人物则是这种精神力量的体现者 。唯意志论主张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英雄人物的主观意志决定历史发展的进程 。
16.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同时承认个人的作用 。唯心史观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主张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
二:什么是相对主义诡辩论问题
1、相对主义,诡辩论不是一个概念,但都是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 。否认绝对运动和否认相对静止是对运动的两个极端的理解,所谓静止就是指没有发生某一特定形式的运动而言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 。相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和量度,是物质分化的前提和条件,正是由于事物在运动中存在着静止这一方面,才能形成无限多样、性质各异的事物,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
2、 相对主义:割裂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否认事物本身及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稳定性和客观性的思维方式 。其特征是片面强调现实的变动性和不稳定性;夸大认识的主观形式和对历史条件的依赖,否认客观真理;只看到事物和认识中矛盾双方的转化和相互过渡,否认它们的区别和对立,抹杀它们之间的界限 。
3、诡辩论:诡辩论的哲学根源是相对主义 。辩就是有意地把真理说成是错误,把错误说成是真理地狡辩 。诡辩论本身是一种 *** 论 。更确切地说,诡辩论是一种论证 *** ,它的根本特点是一种歪曲的论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