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故事在传唱朋友之间的好交情?( 二 )


“先生真是我的知音啊!”
这位樵夫就是钟子期 。
后来钟子期早亡 。俞伯牙得悉后 。他就在钟子期的坟前轻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 。然后尽断琴弦 。摔琴而去 。终生不再鼓琴 。
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千古流传 。高山流水的美妙乐曲至今还萦绕在人们的心底耳边 。那种知音难觅 。知己难寻的故事却世世代代为人们所艳羡.
世上像俞伯牙与钟子期一般的知音朋友实在是太少了 。
唐代诗人孟浩然曾叹曰:“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 。中宵劳梦想 。”
唐诗人贾岛却是:“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丘 。”.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无眠之夜也曾道:“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 。弦断有谁听?”
知音之交的典故出自《列子·汤问》:
伯牙善鼓琴 。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 。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 。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卒逢暴雨 。止于岩下;心悲 。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 。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 。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故事在传唱朋友之间的好交情?

文章插图
三、舍命之交
春秋时 。楚庄王招贤 。
西羌积石山 。有一贤士左伯桃 。年近四旬 。未尝出仕 。后左伯桃听得楚庄王慕仁好义 。乃携书一囊 。辞别邻友 。径奔楚国 。
左伯桃迤俪来到雍地 。时值隆冬 。风雨交作 。左伯桃冒雨迎风 。行了一日 。衣裳都沾湿了 。天色昏黄 。他走向村间 。欲觅宿处 。远远望见竹林之中 。破窗透出灯光 。径奔过去 。
左伯桃轻叩柴门 。有一人启户而出 。左伯桃施礼曰:
“小生西羌左伯桃 。欲往楚国 。中途遇雨 。无旅邸之处 。求借一宵 。未知可否?”
那人闻言 。答礼云:
“兄台无须多礼 。容我取火烘衣 。共坐闲话 。”
当夜烧竹为火 。那人炊办酒食 。意甚勤厚 。伯桃乃问姓名 。那人曰:
“小生羊角哀 。独居于此 。平生酷爱读书 。今幸遇贤土远来 。但恨家寒 。乏物款待 。”
伯桃曰:
“阴雨之中 。得蒙遮蔽 。更感佩一饮一食!”
当夜 。二人抵足而眠 。共话学问 。比及天晓 。淋雨不止 。角哀留伯桃在家 。尽其所有相待 。结为昆仲 。伯桃年长为兄 。雨止道干 。伯桃曰:
“贤弟有王佐之才 。抱经纶之志 。不图竹帛 。甘老林泉 。深为可惜 。”
角哀曰:
“非不欲仕 。但未得其便 。”
伯桃曰:
“今楚王虚心求士 。贤弟既有此心 。何不同往?”
角哀曰:
“愿从兄长之命 。”
遂收拾路费粮米 。二人同往南方进发 。行不两日 。又值阴雨 。盘赉罄尽 。只有行粮一包 。二人轮换背负 。其雨未止 。风又狂作 。变为一天大雪 。二人行过歧阳 。道经梁山路 。问及樵夫 。答说:
“此去百余里 。并无人烟 。荒山旷野 。狼虎成群 。且休前去 。”
伯桃与角哀曰:
“贤弟心下如何?”
角哀曰:
“自古道生育命 。既然到此 。只顾前进 。”
又行了一日 。夜宿古墓中 。衣服单薄 。寒风透骨 。次日 。雪越下得紧 。厚可盈尺 。伯桃受冻不过 。曰:
“此去百余里 。绝无人家;行粮不敷 。衣单食缺 。若一人独往 。可到楚国;二人惧去 。纵不冻死 。亦必饿死 。我将身上衣服给你 。贤弟可独携此粮 。强挣而去 。我行不动了 。宁可死于此地 。待贤弟见了楚王 。必当重用 。那时却来葬我 。”
角哀曰:
“焉有此理?你我虽非同胞 。义气过于骨肉 。我安忍独去?”
遂不许 。扶伯桃而行 。行不十里 。伯桃曰:
“风雪越紧 。如何去得?且于道旁寻个歇处 。”
路边一株枯桑 。颇可避雪 。那桑下止容得一人 。角哀遂扶伯桃入去坐下 。伯桃命角哀敲石取火 。热些枯技 。以御寒气 。比及角哀取了柴火到来 。只见伯桃脱得赤条条地 。浑身衣服 。都做一堆放着 。
角哀大惊 。曰:
“吾兄何为如此?”
伯桃曰:
“吾寻思无计 。贤弟勿自误了 。速穿此衣服 。负粮前去 。我只在此守死 。”
角哀抱持大哭曰:
“吾二人死生同处 。安可分离?”
伯桃曰:
“若皆饿死 。白骨谁埋?”
角哀曰:

推荐阅读